1 / 5
文档名称:

用心播撒爱(DOC 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用心播撒爱(DOC 论文).doc

上传人:aidoc6 2018/5/10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用心播撒爱(DOC 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用心播撒爱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师爱都曾作过深刻的阐述。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如何关爱学生,每个人也许有着不同的阐释。但有一句话,曾经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学****不是学生的全部,而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绝不能以分数高低论英雄。
虽说“爱”就一个字,但我们操作起来却十分的不易。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师生平等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进学生的生活,与他们打成一片,玩在一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良师益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在自信、乐观、大胆、热情中健康成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用真诚感动学生,才能让学生阐开心扉,试想:一个总是在学生面前肃穆庄严,不流露自己喜怒哀乐的老师,即使他品德高尚,学高八斗,也只会令学生觉得可敬而不可亲,甚至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他们“老老实实”,个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学生胆小、多虑、自卑等不良心理特征。反之,老师若能卸下层层“面纱”,用真诚对待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疏导,及时告诉学生“你很可爱”,“老师很欣赏你”,和学生聊聊家常,猜猜谜语,说说电视……在与学生自然的交流中,老师和学生的情感、需要必将产生共鸣,由此产生亲和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多年来,孩子们亲近我、信任我,乐于接受我的教育。
——赏识学生
小学生是天真烂漫,淳朴可爱的,但他们又有着不同的个性,正是这构成了各类不同人才的雏形。我们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不可能把每一个小学生都培养成大学里的高材生,但我们可以教育他们学做真人,鼓励他们努力学****尽可能地让他们多掌握一些知识,多学一点技能。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带来干劲,干劲带来成就,成就带来自信,自信带来更大的成就”,他道出的是由赏识教育带来的良好的心理链锁反应。的确,和赏识自己的人一道工作、学****心情灿烂,信心倍增,而小学生更是如此,他喜欢给他带来赞赏的老师,由此“爱屋及乌”地爱上那门课程,对于能给自己带来愉快体验的事物,学生总是格外感兴趣,越有兴趣就越爱钻研,也越觉得自己学起来容易,从而信心大增,这方面的成绩也越来越出色,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赏识学生中,让他们拥有了自信、自尊、自爱这些健康心理的
“土壤”。
——宽容过错
“一个人经历一次宽容,就会打开一道爱的大门。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教育的宽容就是要包容学生之错误,接纳学生之失败,但又不是放纵或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它是一种教育的心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