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庐山实习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917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庐山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5/10 文件大小:9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庐山实习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庐山地理实****报告
目录
庐山概况………………………………………………………3
地理位置…………………………………………………………3
实****路线…………………………………………………………3
地质地理…………………………………………………………4
植物…………………………………………………………4
气候状况…………………………………………………………4
水文…………………………………………………………4
二、地质、地貌与水文………………………………………………5
庐山的地质演替………………………………………………5
地貌形态…………………………………………………………5
典型的地貌形态和地质的关系………………………………6
地质罗盘的使用………………………………………………8
水文特点与地貌形态…………………………………………13
三、气候与自然分异…………………………………………………17
气象与气候特点…………………………………………………17
土壤………………………………………………………………18
植被………………………………………………………………21
庐山植物园………………………………………………………24
四、庐山第四纪冰川的争论…………………………………………29
五、实****感想…………………………………………………………31
一、概况:
地理位置:庐山是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位于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是世界级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
庐山地理区位图
实****路线:9月13日牯岭镇—如琴湖—仙人洞
     9月14日牯岭镇—汉口峡—大月山山岭—植物园—含鄱口
     9月15日牯岭镇冰桌—大天池—锦绣谷—龙首崖—大坝—黄龙寺—玉屏峰
—庐林大桥—大校场
     9月16日牯岭镇--五老峰—三叠泉
     9月17日专业实****土地利用调查
     9月18日下庐山--星子县—庐山瀑布
     9月19日沙山—鄱阳湖边—观音桥—栖贤河
地质地理:庐山山体是由不同时代的岩层组成的。最古老的底层是变质的前震旦纪系浅海相沉积。此层沉积以后,经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并形成剥蚀面。剥蚀面形成以后,庐山地区再度下沉,沉积滨海相和浅海震旦系地层。至晚奥陶世,幽静地壳上升、剥蚀,随后缓慢下称。志留纪末,受加里
东运动的影响,本区升为陆地,并形成剥蚀面。伺候,地壳长期下沉,在剥蚀面上沉积砂砾岩和灰岩。中生代燕山运动,庐山地区上升。从此以后,一直成为陆地。至白垩纪晚期,庐山外围及江湖凹陷地带堆积白垩系上统南雄组。从其言行及沉积位置来看,多为当时庐山上升,外力剥蚀山体的相关沉淀。第三系基本缺失,反映当时整个庐山地区主要是一个微弱上升的剥蚀区。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形成的断块中山(>1000m)。庐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约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河谷地貌特殊,此外,还有尚在争议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植物:“一山飞峙大江边”的庐山,海拔1474米,北临长江,南临鄱阳湖,地处我国中亚热带的东北部北缘,发育有典型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及丰富多彩的植被类型,是动植物从亚热带想问带过度的交汇场所,具有生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及热带成分丰富的特点。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主要分布有樟科、山茶科、壳斗科、豆科、木兰科、蔷薇科、胡桃科等植物,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气候状况:庐山是一座中山,地处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受大范围气候影响,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与山下同纬度的九江平原相比,又具有东亚季风控制下独特山地小气候特征。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为1℃,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
水文:庐山雨水充沛,降落山上,汇集下流,形成与多沟壑溪涧,它们在水道、水文和山系的形成及变化等方面,充分显示出受庐山地质构造、古代和当前气候条件、地貌变化和古冰川作用(有争议)等方面的影响。广泛分布有瀑布、众多的深潭、溪流、天然或人工的湖泊和泉水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