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教师典型事迹材料.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典型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8/5/1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典型事迹材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典型事迹材料
本文是本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学****br/> 做学生学业上的引路人
“今年我带的毕业班,30个学生考上了18个研究生,而且都是‘985’‘211’高校。我本人今年也已经发表了8篇论文,还主持着好几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这段时间,可谓是忙碌并收获着。”6月10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张龙现教授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张龙现是河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的教授,从教已经23年了。23年中,他教学与科研兼顾,悉心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关心帮扶青年教师发展,被农大的师生誉为“事业上的好搭档,学业上的引路人”。
为了拓展学生的眼界,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张龙现在学校牵头举办每周一次的读书报告活动,挑选国际著名刊物论文,带领学生阅读、分析和领会科学研究的精髓。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他反复沟通、亲自考查,签订了多家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可接纳30多名学生进行实****br/> 正因为张龙现的事无巨细,言传身教,让一届届学生即便毕了业、踏入社会,依然把他放在心中,本科生毕业多年后还给他写信说在农大求学期间老师的教导让他受益终身。现在香港理工大学读博士的李瑞超在给张龙现的来信中专门提到“大学上课时张老师教导我们先做人、后做事,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在河南农大工程学院,张龙现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老师的老师”。一方面因为他的8个研究生都在学校不同岗位上工作。另一方面源于学校近几年“新进教师培训”“新聘研究生导师培训”等均邀请他做培训报告。
近20年来,张龙现不但在教学上成效显著,在科研上更是成果累累。从刚开始研究隐孢子虫,逐渐拓宽到环孢子虫、贾第虫和微孢子虫,他选择了人兽共患肠道原虫病原生物学作为方向,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直至发现野生和圈养猴类已感染隐孢子虫和贾第虫。
如今,张龙现在科研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在隐孢子虫和环孢子虫病原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McMaster虫卵计数器”,已获国家实用专利,并被中国检疫检验科学院(检查韩国泡菜中的虫卵)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采用;指导并开发《兽医寄生虫学》教学***,获2项外观设计专利;等等。
“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去”,张龙现这样要求学生,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河南省各地及全国绝大多数省区,获得了猪马牛羊鸡鸭鹅兔等20多种家畜和几十种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动物园动物等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翔实调查数据,为河南省甚至全国家畜寄生虫病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同时,张龙现还把教研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室和实验室搬到养殖场。近年来,张老师免费为诸多养牛户、养猪场检查血液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病,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深受养殖户的好评。他先后在成都、广州、郑州等地培训养殖场技术人员上千人次,对猪场寄生虫病防控起到了很好的技术普及和推广。
我省汝州坤元农牧办场之初,由于对行业不熟悉,但又想投资养羊,张龙现教授积极帮助协调,到省畜牧局协调管理专家,在农大联系技术专家,安排学生到场,坤元农牧很快走上快速发展轨道,现在养羊规模已经达到3000多只。
XX年12月,宁夏养牛场打来急电,牛场犊牛暴发疑似隐孢子虫病,短时间内死亡7头犊牛,剩余小牛腹泻难以控制。得知这一情况,张教授立即安排人员赶赴宁夏,根据现场情况确诊为隐孢子虫病并迅速帮助牛场控制住腹泻病,避免了重大损失。
“我就是爱做点研究,带带学生,干点儿对社会有用的事。我热爱我的科研,也爱我的学生。”这是张老师的心语。张龙现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先后获得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重点课题20多项,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等。
给智障儿童撑起一片天
1990年,17岁的刘文婷从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走上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的讲台。如今,25年过去了,当年的同事如今退休的退休、调出的调出,她已经由当时最年轻的已经变成了现在教龄最长的,也由一名教师成长为了一位特教领域的专家。
“从去年开始学校都在忙着搬迁,现在校园面积大了,功能室齐全了,招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严重了。现在给予他们的不止是关怀,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正和老师们一起想办法在办学理念和教学课程改革上下功夫,对这些孩子真正实现个别化教学。” 6月10日,刘文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刘文婷回忆,她刚到培智学校时,迎接她的是一群目光呆滞的孩子。有的已十八九岁,比刘文婷还大一两岁,但智力顶多相当于八九岁小学生的水平。年龄大点儿的学生不好意思叫她“老师”,就喊她“姐姐”。
上班第一年,刘文婷就拿了洛阳市特教音乐优质课一等奖。一些普通学校认为她能力突出,想调她过去。刘文婷没有答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