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广州垃圾分类 从源头减量有实招.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州垃圾分类 从源头减量有实招.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5/5/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州垃圾分类 从源头减量有实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索垃圾分类积累有益经验
生态文明
广州争先
文/罗艾桦(据《人民日报》2015年5月16日10 版)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速,很多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状况,广州这样一座16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也不例外。
“,这还不包括建筑垃圾!”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危伟汉日前透露。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表示,推进垃圾处理的前提在于搞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要害又在于源头减量。几年下来,广州推进垃圾源头减量积累了不少经验。
“定时定点”投放
在华乐街道居民吴姨家中,记者看到,除了厨房放着专用厨余垃圾桶,客厅也放了一干一湿两个垃圾桶。过去,看完的报纸、吃剩的水果核顺手就丢,现在会分类投放,报纸等物品先存起来,积攒到一定数量再去卖。每天的垃圾也不再是坐等环卫工人上门来收,而是自觉下楼定时定点投放。
“刚开始确实有些麻烦,不过坚持下来也就****惯了,特别是看到楼道干净整洁,心里舒服多喽!放在两年前,家家户户门口猫着个垃圾桶,干湿混放,蝇蚊乱飞,别提味道有多难闻!”吴姨说。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20%,我们绞尽了脑汁,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脚。”见到记者,华乐街党工委书记伍雄掏起了心窝子。
除了建好相关基础设施,华乐街还有绝招。广泛张贴垃圾分类倡议书、工作答疑、分类方法、桶点分布图,制作生活垃圾分类温馨提示、分类指引小册子,分发到户。建立一支督导员队伍,督导员由保洁人员、环卫工人、社区骨干或积极分子组成,每天在规定时间内“站桶”,主要任务是督查居民生活垃圾投放和分类情况,对于分类不够准确和投放失误的群众现场说服、教育和纠正,做到“教育在桶边、检查在桶边”。
华乐街还别出心裁地把垃圾压缩站改建成科普馆,通过专人讲解和互动游戏,向居民介绍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怎样实现垃圾分类的,让大家对“定时定点”既入眼又入心。
目前,广州已有405个社区试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今年7月将扩大到全市。长期关注垃圾分类的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表示,广州这种做法,与世界上大多发达国家和城市的做法类似,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对于改善楼道环境、避免二次污染、减少蚊虫滋生、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行政成本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专家同时建议,定时可以再灵活一点,不一定都集中在一早一晚的同一个时间节点,以免给环卫收运带来太大压力。
变身“城市矿产”
在城市管理者眼中,那些千人厌万人烦的垃圾,其实是一座宝贵的“城市矿产”。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活跃在羊城的“拾荒佬”“收买佬”,少者3万,多则6万。
越秀区城管局分类办主任陈小龙现场介绍,去年5月,区政府就和广州市供销总社合作,引入再生宝玻璃处理有限公司,参与垃圾分流减量。全区18个街道辖区设置了21个简易棚屋,作为废玻璃收购便民网点,每天开放两小时,具体由街道环卫站管理。再生宝公司每天定时到点,按略高于市场价计量回收,再由城管专用车辆运送到废玻璃处理中心进行资源化处理。公司则以40元/吨结算给环卫工人,作为加班守点费用,另以20元/吨结算给环卫站,作为协调管理补贴。
走到白云路和东川路交界处,一片巨伞似的绿阴下,彩色招贴“玻璃回收”和美术标语“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格外耀眼。在这里,身穿蓝色工装、来自湖南衡阳的袁中云,正在熟练地忙着手中的活计。
废玻璃必须细分为4种来卖,收购价格不同,每个季度再根据市场调整一次价格。仅2014年下半年,全区就回收废玻璃666吨,环卫工人亦从中获利22万元,区政府节约垃圾处理费和生态补偿费23万元。
“你是问我现在每月收入吗?能比别人多出一千五六百块的样子吧!不过,我们用的全是下班后休息时间。”袁中云开心地说。
越秀区还引进了晖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废木材的分流处理,也是按略高于市场价回收结算,环卫工人同样是谁分类谁获利。短短数月,即回收废木材452吨。
奥克林餐厨降解设备有限公司,取得越秀区餐厨垃圾处理业务。每天,奥克林去指定社区向环卫工人集中收购已分类好的餐厨垃圾,并支付给环卫工人50元/吨的分类费用,再由城管车队运到尤鱼岗车场,企业计量确认后即进行生物处理并加以合法合理利用。
对此,广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处处长尹自永高度评价:“政府不用增加投入,企业获取合理效益,工人分享应得好处,同时还达到餐厨垃圾资源化的目的,一句话——多赢!”
广州市供销总社主任喻自觉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与多个社区合作,建起3100多个回收点、35个分拣中转站,初步构建了社区分类回收、区域集中分拣、资源化处理的循环回收利用体系。
“大数据”大显身手
“我们搞垃圾分类,也借助了大数据,做到干什么都心中有数。”垃圾分类“西村模式”的探索者之一、广州市分类得环境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