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根据本项目特点工期短、交叉施工难度大特制定如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具体施工节点以现场场地交接点为准是日期为相对工期)
1、施工测量与土方工程
、施工测量
1)、测量人员、仪器配备:
S3水准测量仪2台,径纬测量仪1台;专业测量人员2人;
2)、测量准备:
根据现场交接桩和书面测量资料,对导线点进行闭合,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恢复中线,重点部位设置临时水准点和控制点,并确保其误差在测量允许范围内。
施工期间注意对现场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保护,并经常进行校核工作。
3)、平面座标控制:
布设平面控制点的目的主要是加密所交精密导线点,以满足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的需要。在布设平面控制点之前对所交精密导线点进行复测,审批后进行平面控制点测量。平面控制点布设在地基牢固,通视良好和不易破坏的地方,以满足整个工程测量从开工到竣工的需要。
4)、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加密的水准点精度不低于调和控制点的精度,其布设形式为附合水准路线。
将复测成果上报甲方及监理单位,审批后进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附合水准路线测量:用S3水准仪对所布设的调和控制点进行往返各测一次,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当往测、返测的计算成果符合高程闭合差小于±12√L mm(L为路线长,以千米计)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的高程控制点的成果。
对总包或测绘部门所提供的控制桩及高程桩要注意保护,并经常复测,确保准确无误。
2、土方工程(2月21日—3月2日)
、土方平衡
在沟槽、水景、构筑物等土方开挖、回填和平整场地的全过程中,要注重测算好整体土方的平衡调配使用,力争利用现场土方资源,满足工程土方的需要,可采取就近临时堆积储存、合理安排挖填方案,尽可能减少现场土方的倒运、外运和调运客土量。 、地形塑造
地形调整施工要点
a、地形调整施工工序如下
测量
土方平衡计算
土方施工
钉桩
压实
局部调整
复测
碾压
自检自验
覆防尘网
b、施工措施
地形施工要经过粗作和细作两道工序安排施工,从组织、资源配置和技术三方面,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求高尔夫球场般地形的顺畅、自然、生动。
组织措施——:在地形施工阶段公司委派具有一定地形施工经验和资深艺术造诣的专家全程指导地形造型施工。并请高尔夫地形造型师分时段具体检查、修正造型效果。
项目部定期邀请业主代表、设计方代表定时对造型工程进行现场会检、会评,及时纠正不足。
资源配备——:调配地形造型专用设备,提高造型质量和艺术效果。配备足够的人力和其他附属配套机具。
技术措施——:按30cm,每层压实厚度作为等高线垂距,细化地形设计图,报批。地形造型测量按30cm等高线图测控,编制地形造型施工作业指导书。
c、施工控制要点
(1)、梯形修坡的坡型要形成圆滑的曲线,符合设计等高线的要求;
(2)、填平补齐的土方密实度要碾压至设计要求;
(3)、控制主轮廓,后修整细节;
(4)、修整完毕后,覆盖防尘网;
(5)、渣土集中处理。
.3、水电施工:(2月21日—4月30日) 。 、槽挖掘:
每次挖掘的长度和范围,应视现场情况事先决定。沟槽挖掘过程要保证施工的正常通行,必要时应采取放置铁板或木板的措施,板的厚度以能满足施工通行为准。管沟的挖掘应严格按照设计测量定位。沟槽宽度及深度应根据设计选用的埋体规格及规范规定确定。
沟槽挖掘方式,应视土壤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以防崩塌等事故的发生。挖至规定深度发现碎石层、石层或坚硬物时,须加挖深度10cm,按规定先换填砂或砂土夯实,然后安装埋体。如遇土质松软的地方,应酌情作临时挡土设施,以防崩塌。管沟中如有积水,须采取相应排水措施,排除积水方可施工。直管与其他埋设物交叉或接近时,应保持20cm的净间距。
土方堆置办法,沟槽挖出的土石方可暂时堆置在管沟两侧,但不得妨碍施工通行。
、管道、过路管、电缆预埋及管道打压试验及沟槽回填
应以原出土回填为主,要求做到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原则。回填前应将土中含有的碎砖、石块及大于10cm的硬土块筛除,不得回填腐植土及杂填土,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并制定特殊关键部位的回填质量保证措施。
回填时必须保证埋体的成品保护,做到完整无损。,必须用人工回填和夯实,严禁使用机械推土回填或夯实,,还土虚铺厚度不得超过20cm。应从管线、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高差不超过
30cm。分段回填时,相邻段接茬做成阶梯型,每层台阶宽度不得小于厚度的2倍。
d、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