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doc

格式:doc   大小:34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8/5/11 文件大小:3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撰稿:房鑫
【高考展望】
1、考纲要求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进行常见物质(包括离子)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2、高考动向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物质的检验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常考内容之一,要求较高,均属于掌握和综合运用层次。题目的形式多样,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推断题、实验简答题;考查点也比较灵活,可以是离子的检验、物质的检验,也可以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基础,以化学实验为基本操作对材料的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线进行考查。在复****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常见分离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各物质性质及分离方法的区别,以便正确选取恰当方法。
【知识升华】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

(1)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易分解、升华时,可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两者均易溶,但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用重结晶法。
(2)液体一液体混合物:若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时,用分馏法;若互不相溶时,用分液法;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时,用萃取法。
(3)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可用洗气法,也可用固体来吸收。
(4)固体一液体混合物:视不同情况分别用过滤或盐析或蒸发的方法。
当不具备上述条件时一般可先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
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
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

I2(NaCl)
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①一贴、二低、三靠;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饱和Na
2CO3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
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1)一般要遵循提纯过程中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3)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
(4)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5)除杂试剂应过量且过量试剂必须除尽;
(6)分离与提纯方法简便易行;
(7)含多种杂质的分离与提纯,必须注意所加入试剂的顺序与用量,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8)加入试剂后生成的沉淀不要一一过滤,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最好一起过滤除去;
(9)气体除杂时,如遇到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时,要防止倒吸现象发生。
4. 常见物质化学除杂方法
(1)生成沉淀法,如:MgCl2(FeCl3); NaCl(Ca2+、Mg2+、Fe3+、SO42-)
(2)生成气体法,如:NaCl中(Na2CO3)
(3)氧化还原法,如:FeCl3(FeCl2)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如:NaHCO3( Na2CO3)
(5)利用物质的***除去杂质,如:MgCl2(AlCl3)
(6)加热分解法,如:NaCl(NH4Cl);Na2CO3(NaHCO3)
(7)酸碱法,如:SiO2(CaCO3); Fe(Al)
此外,以下列举更多除杂实例,仅供参考(注:涉及H2S的除杂很多地区不作要求):
序号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气法
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法
4
CO2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5
CO2
HCI
饱和的NaHCO3
洗气法
6
H2S
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