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交通运输设施体系和通道建设
第五十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
规划将长株潭区域交通建设纳入国家、湖南省交通网络建设之中,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个国家交通发展长期战略目标为指引,配合国家铁路建设和发展整体思路、交通部“三主一支持”长远规划设想和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民航局航空运输发展战略以及湖南省交通建设战略目标,适应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求,确定规划期内区域综合交通的发展目标是:
建成以长沙公路主枢纽、长沙主枢纽港、黄花空港和株洲铁路枢纽为中心,以公路干线、铁路干线、湘江干流航道、黄花机场为骨架,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布局合理、快速便捷、连接区域内外的满足国家、湖南省以及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和客货增长需求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构筑长株潭三市交通骨架;形成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南北向交通走廊;强化区域东西向交通联系,带动湘江西侧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巩固和强化湘江东岸已有的交通优势;促进长株潭交通网络同城化;建设联系三个中心城市主城区和重要功能区的快速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加强区域内部城镇之间的联系。
建成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构成的四通八达的满足国家、湖南省和区域客货运输增长需要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
(1)公路建设目标
完成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建设和相关站场建设,完成进出境的国省道改造提级工程。
(2)铁路建设目标
完成京(武)广和沪昆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完成现有铁路干线的改扩建工程,积极做好株洲-赣州-福州通海铁路、长沙-浏阳-南昌、衡吉炎等铁路新线建设的前期研究、论证工作。
(3)水运建设目标
建设湘江干流航道,形成对外水运大通道,建设长沙主枢纽港,完成湘潭港、株洲港的改扩建工程。
(4)航空运输建设目标
黄花机场建成为现代化国际机场,完成第三代候机楼和第二跑道的建设。
第五十一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要求
“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高等级公路建设要求,加快境内相关段高速公路的建设。
,加快区域内运输能力紧张不适应交通量增长的相关国道、省道路段的改造提级建设。
,加快三市外环公路建设。
。
、湘潭市的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注意客运站场建设与铁路客站、水运客运码头的相互衔接,注意货运站场建设与物流园区、铁路、水运的集装箱站场、港站码头的衔接。
第五十二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铁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要求
(武)广客运专线铁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
。
4. 建设长株潭轻轨铁路。
(阳)吉(安)炎(陵)铁路。
第五十三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水运系统的规划要求
完成湘江二期航运建设工程,实现区域内湘江干流航道常年达到三级标准,加快与之配套的港口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长沙主枢纽港、株洲港和湘潭港。
第五十四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民航交通系统的规划要求
根据区域航空运输客货运量的预测,2020年黄花机场的吞吐量将达到1860万人次左右。为适应运量的增长,机场配套工程建设要加快,并须积极做好远期扩建黄花机场的前期工作。到2020年,完成黄花机场的扩建工程,形成能力(吞吐量)至少在2000万人次/年以上。规划期内不考虑在区域内布局第二机场。
第五十五条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管道系统的规划要求
,将郑州至武汉的成品油输油管线延伸至长沙。
、湘潭。(已落实)
第五十六条区域内部的市际交通系统规划
(1)城市快速道路以上等级的道路网络应统一规划,协同建设。
(2)地面公共交通运营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跨行政区界经营。
(3)对于投资大的交通设施,按利益原则,共建共享。
(4)城市交通管理与收费政策协调一致。
(5)建立跨行政区的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协调机构。
(1)2005年前建设
1)为使城市公共交通和过境干线交通合理衔接,减少干扰,使过境交通和城市进出车辆畅通,加快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环线高等级公路的建设。
2)配合区域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湘江沿江防洪景观道路(一、三级路标准)。
3)建成长潭西路,进一步加大市际间公路交通的能力。
4)建设长株高速公路(田心到黄花机场段)。
5)加快长沙主枢纽和以株洲市区、湘潭市区为中心的一级交通枢纽建设,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二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