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高考复习成语误用解析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98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复习成语误用解析课件.ppt

上传人:neryka98 2018/5/12 文件大小:3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复习成语误用解析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语误用解析
高考专题复****br/>第一职业高中语文组张艳丽
1、曾几何时,布票粮票甚至火柴票都是中国人熟悉的东西。
2、赏花时节,游人如织,大门来往的客人不绝如缕。
3、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4、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5、大英帝国的辉煌,只是昨日黄花罢了.
6、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成语误用的原因
一、没有搞清楚成语的出处及本义
例: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1998年高考题第5题C项)
“火中取栗”,法国寓言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和猫》记载: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从火中取栗。栗子取出来被猴子吃了,而猫爪上的毛却被烧去。
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二、不重视语素识记,偏解错解关键语素
①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②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不孚众望
不负众望
孚:使人信服
负:辜负
鹜:鸭子。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含贬义。
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
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成语常见误用形式
望文生义
近义混用
褒贬错位
谦敬误用
前后矛盾
对象用错
词性误用
※望文生义
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类似成语如:
①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高考题第4题D项)
意思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大街小巷都空无一人。形容场面、声势很大,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②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近义混用
例: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分析:例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类似成语如:
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褒贬错位
例: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分析:句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