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课堂拼搏中
学会教学
总铺中学教导处贾培义
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
二、异化了的课堂教学现实
三、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理论
四、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
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
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大支柱:
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情感与意向)
教师在职学习以提升教育实践智慧为核心,由此确定此项工作的目标指向与行动特征。
有人说,名师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是智慧,更是一种美德。《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于明德”。
2. 教师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
专家教师
经验教师
职初教师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3. 职初教师走向成熟
实践说明:
①“师带徒”。新教师从导师那里学做人、学处事,受益匪浅,与导师共同工作,使他们加速了经验学习的进程。
②“教研活动”。融入公开性的交流及对教学的审视,让新教师获得公众评论其教学优缺点的机会,使他们从教学的边缘参与到中心参与,是新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二、异化了的课堂教学现实
课堂即传授知识课堂即教师表演
课堂即教案实施课堂即备考训练
滥用课件:重新潮轻传统。
表演作秀:重形式轻实质。
无效讨论:合作的形式化。
满堂发问:师生对话过于频繁。
滥用赏识:评价语言过甜、过泛。
探索泛化:放任自流。
△片面教育:成绩有效背后的兴趣缺失,教学有效背后的教育缺失。
△过度教学:低效、无效、负效。
片面认识课堂教学:自始至终盯着中高考。
有效教学意识不强:多的是时间。
教学策略准备不足:灌输教学。
准确把握标准不够:教学标高、考试标高。
知识有待充实更新:模块教学新内容。
三、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理论
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所在;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萌发的园地。上课和听课——自己讲课和听别人讲课,是最富有生气、最具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
1. 树立课堂生存生活观
课堂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为主要目标,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学习和生存的环境。教师要力求让“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科知识从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从抽象逻辑转化为具象逻辑。
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