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壹叁培训讲解.ppt

格式:ppt   大小:978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壹叁培训讲解.ppt

上传人:68843242 2018/5/13 文件大小:9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壹叁培训讲解.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本章学****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掌握生态影响评价中影响识别、现状调查与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方法,了解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现状。
2、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影响识别、生态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生态环评中的敏感保护目标。
引入
生态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问题,容易被忽视。
生态影响的滞后性,造成许多不可逆的生态破坏。
典型案例:
水电站的生态影响
野生动物通道()
一节、基本概念 一、环境与生态环境
环境: 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包括
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圈。
生态环境: 人类的地球生物圈环境。

生物圈
水、气、土
生态环境
物化环境
生态环境学
传统环境学
生态学
二、生态学研究的层次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种群:某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的集合体。
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域中的所有种群的集合体。
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环境)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功能的系统。
环境功能:
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特点:
结构的整体性
系统的开放性
区域分异性
动态变化性
涵养水源,调节水文保持土壤防止侵蚀防风固沙防止沙化
改善气候防灾减灾平衡O2与CO2
净化大气和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景观社会文化
运行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调节反馈
小知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系指某一区域内遗传基因的品系、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它涵盖了种内基因变化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完整地描述了生命系统中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方面。”
(一)典型生态系统
典型生态系统
自然
森林
草原
荒漠
淡水
海洋
湿地
人工
城市
农业(半自然)
陆地
水域
生态环评的第一步:明确评价对象类型
(三)陆地生态系统的公益价值($/hm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