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2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5/13 文件大小:2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XX生活小区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公司电话:
公司邮箱:
公司地址:
设计单位: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日期:二○○九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3
第三章设计水质水量 5
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6
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12
第六章、系统技术性能参数说明 15
第七章、电器与控制 22
第八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 24
第九章、各单元设施处理效果分析表 24
第十章、环境影响分析 25
第十一章、经营管理 26
第十二章、方案特点及售后服务 27
第十三章服务承诺 28
第十四章、工程投资概算 30
第十五章、产品质量保证计划、措施、控制和服务 31
第十六章、设备包装运输方案 37
第十七章、优惠条件及承诺 39
第十八章、技术服务方案 40
第十九章技术服务和联络 41
第一章、工程概况
该区每天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污水(约1000m3/d),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污水中COD、BOD5、SS等的含量较高,排入受纳水体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该社区领导重视环境保护,受该社区领导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企业的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工作,以及在较低的运行成本下,稳定达到出水达到国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生活污水的具体水质特点,本方案拟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采用玻璃钢一体化结构。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1)工艺设计依据
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98)中相关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8年12月26日)
技术规范依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修订 GBJ14-87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J16-87
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7)《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1册)。
8)厂方提供的资料
8)《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 GBJ14-87
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1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15)《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1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全自动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采用一套100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变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艺,以降低污泥产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3)设计范围
1)从污水处理格栅井开始到处理设备的排放口为止。
2)污水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工艺设备的结构布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