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ppt

格式:ppt   大小:76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ppt

上传人:170486494 2018/5/13 文件大小:7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
授课教师:王雷妮
实验目的
1、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加深对补偿法测量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训练简单测量电路的设计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实验仪器
UJ31型直流电位差计、FB204A型标准电势与被测电势、标准电阻、C15/5灵敏电流计、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开关和导线等。
实验原理
图1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压补偿法,先使标准电池En与测量电路中的精密电阻Rn的两端电势差Ust相比较,再使被测电势差(或电压)Ex与准确可变的电势差Ux相比较,通过检流计G两次指零来获得测量结果。电压补偿原理也可从电势差计的“校准”和“测量”两个步骤中理解。
校准:
将K2打向“标准”位置,检流计和校准电路联接,Rn取一预定值,其大小由标准电池En的电动势确定;把K1合上,调节RP,使检流计G指零,即En= IRn,此时测量电路的工作电流已调好为 I = En/Rn。校准工作电流的目的:使测量电路中的Rx流过一个已知的标准电流Io,以保证Rx电阻盘上的电压示值(刻度值)与其(精密电阻Rx上的)实际电压值相一致。
测量:
将K2打向“未知”位置,检流计和被测电路联接,保持Io不变(即RP不变),K1合上,调节Rx,使检流计G指零,即有Ex= Ux= IRx。由此可得。由于箱式电位差计面板上的测量盘是根据Rx电阻值标出其对应的电压刻度值,因此只要读出Rx电阻盘刻度的电压读数,即为被测电动势Ex的测量值。所以,电位差计使用时,一定要先“校准”,后“测量”,两者不能倒置。
实验仪器
图2 UJ31型电位差计面板图
UJ31型电位差计
UJ31型箱式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低电势的电位差计,其测量范围为1 µV- mV(K1置×1档)或10 µV-171 mV(K1置×10档)。 V~ V外接工作电源,标准电池和灵敏电流计均外接,其面板图如图2所示。调节工作电流(即校准)时分别调节Rp1(粗调)、 Rp2 (中调)和Rp3(细调)三个电阻转盘,以保证迅速准确地调节工作电流。Rn是为了适应温度不同时标准电池电动势的变化而设置的,当温度不同引起标准电池电动势变化时,通过调节Rn ,使工作电流保持不变。Rx被分成Ⅰ( ×1 )、Ⅱ( × )和Ⅲ( × )三个电阻转盘,并在转盘上标出对应Rx的电压值,电位差计处于补偿状态时可以从这三个转盘上直接读出未知电动势或未知电压。
左下方的“粗”和“细”两个按钮,其作用是:按下“粗”铵钮,保护电阻和灵敏电流计串联,此时电流计的灵敏度降低;按下“细”按钮,保护电阻被短路,此时电流计的灵敏度提高。为标准电池和未知电动势的转换开关。标准电池、灵敏电流计、工作电源和未知电动势由相应的接线柱外接。
图3 FB204型标准电势与被测电势
实验内容(一)
用电位差计测电压(参考电路如图1所示)
1、接上标准电池对电路进行校准;
2、令稳压电源固定6 V输出,设计测定电压的控制电路;
3、测量五个电压值,计算相对误差,给出测量结果。
项目
1
2
3
4
5
待测电压值(V)





测得电压值(V)
相对误差(%)
实验内容(二)
用电位差计测电阻值(参考电路如图4所示)
1、接上标准电池对电路进行校准;
2、令稳压电源固定6 V输出,设计测定电阻的控制电路,由于实验室提供的UJ31型直流电位差计有两组输入测量端,则应设计一个能对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的端电压作连续测量的控制电路。
2、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包括:标准电阻,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流和变阻器的阻值。
3、通过改变电阻箱的阻值,测量待测电阻阻值。
图4 电位差计测电阻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