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主要推进措施-上海大学.doc

格式:doc   大小:158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主要推进措施-上海大学.doc

上传人:dlmus1 2018/5/13 文件大小:1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主要推进措施-上海大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大学“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总体框架
一、“十一五”科技工作成绩与主要不足
(一)工作成绩
1、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科研总量持续增长
2、聚焦国家战略,部分领域率先进入行业主流
3、注重建立特色战略联盟,努力提高服务社会水平, 园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取得新进展
4、完善军工科研平台,提升参与国防建设能力
5、知识贡献率显著提高,国家级奖项有待突破
6、强化创新团队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7、推进基地平台建设,重点学科群初具规模
8、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学术交流注重实效
9、科技园区新兴战略性产业集聚吸纳初显新成效, 校区改造与园区营运载体拓展形成新格局,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
(二)主要问题
1、围绕重大热点问题学校学科布局和组织力度明显不足
2、现行学校科研重点投入和评估机制难以有效发挥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3、高水平跨学科领军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尚未形成
4、科研人员考核、晋升机制难以有效提升学校科研竞争能力
5、科技园区孵化资源不足,入驻企业规模偏小,对区域经济贡献度不高,综合服务水准有待提高,学科优势与园区企业创新互动不够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与热点
(二)国内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三)学校科技发展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1、基础研究的核心和支撑作用亟待进一步强化
2、重大项目的引领和学院的组织领导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使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3、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和基地的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
4、学校科技创新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延长校区整体改造将为上大科技园提供更加优越的空间载体与成长构架
5、上海未来产业定位为上大科技园的产业对接提供了新的契机,张江高新区的更高定位为上大科技园的发展标示了新的方向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发展思路
1、聚焦优势,重点突破
2、强化交叉,资源共享
3、优化环境,推进转化
4、拓展视野,不断提升
四、重点领域和主要研究方向、任务
(一)学校层面重点发展和突破的领域
1、面向数字(智慧)城市的核心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研究
2、新型显示与半导体光电技术研究
3、纳米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
4、与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等相关的交叉前沿研究
5、基于物联网的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研究
6、公共安全装备和系统技术研究
7、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及核心控制管理系统研究
(二)学院层面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和内容
1、电子信息工程领域
1)下一代光网络与光信号处理技术及无线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
2)公共和军事安全关键技术
3)3D视频与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4)高性能集成电路
2、钢铁冶金工程领域
1)冶金熔体物理化学及相关技术和理论
2)高效能源转换和资源利用技术
3)电磁场下冶金过程研究
4)金属凝固理论与细晶技术研究和应用
3、先进材料及应用技术领域
1)先进复合材料
2)特种高性能金属材料
3)功能材料与器件
4、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
1)先进电驱动技术
2)现代大型电站的先进优化控制
3)面向工业现场监控的物联网技术
5、环境与健康领域
1)有机污染物检测及相关环境行为
2)污染控制及辐射高效治理技术
3)环境功能材料及纳米颗粒物的健康效应
4)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环境生态修复
6、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技术领域
1) 高性能信息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
2)并行计算应用软件自主研发
7、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1)生物能源
2)神经毒理学
3)神经发育生物学
4)生理活性物质
8、基础学科领域
1)数学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2)化学
先进材料化学
先进电池化学
***化学
3)力学
复杂流动机理
微纳米尺度和结构中的多尺度问题
多物理场和流固耦合问题
4)物理学
无线电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光学
理论物理学
(三)园区层面发展的重点任务
1、围绕校区整体改造,全面拓展提升园区功能
1) 匹配创新空间扩展,精心部署创新主体引入
2) 聚焦新兴战略产业,构筑区域经济引领高地
3) 引入外部研发机构,提升园区创新引擎能级
2、充分依托学科优势,加大成果转化助推力度
1) 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
2) 追踪创新源头,确保后续服务快速响应
3) 加大技术转移信息“流量”,探索成果转化服务“定制”
4) 强化创新联盟,充分形成创新活动集群效应
3、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精心搭建更大创业平台
1) 形成以创业实践为基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2) 加快实****基地和创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