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诗词曲五首2.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曲五首2.doc

上传人:yunde113 2015/5/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曲五首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二年级语文学科
课题
诗词曲五首
课型
新授
本课(章)第课时
第周第 2 课时
总第课时
主备人
备课教师
主备栏
建议栏
学****目标:
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背诵诗歌
教法学法设计: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设计:
任务一:温故知新
活动1:检查背诵
活动2:把握名句的含义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含义
任务二:学****过零丁洋》
活动1: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名句,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活动2:以不同形式朗读诗歌
活动3:把握内容: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活动4、背诵诗歌
任务三:学****山坡羊潼关怀古》
活动1:了解作者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