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登革热防控
传播源
病人:病毒血症期,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隐性感染者
非人灵长类(动物宿主)
伊蚊:既是传播媒介,也可作为宿主
吸血后8-12日开始有传染性,并维持终生
可经卵跨代垂直传递
传播途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染给人,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导。
人群普遍易感
季节特点: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高峰。
流行病学
登革病毒传播示图:人-伊蚊-人
传播途径
患病者
潜伏期:3~14日常见为5~8日
健康人士
外潜伏期:8~12日
带病毒蚊
传播媒介
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流行概况
流行地区:热带和亚热带/温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在北纬25度与南纬25度间
流行概况
WHO:全球25亿人口受威胁
估计年约5000万-1亿人感染
近年来登革热传播主要发生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区,已成为一个主要均报告病例数---高速增长
广东DF病例发病季节高峰在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