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论文.docx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2018/5/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南财经法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
课程名:中西文化比较
课程号:B1480030
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业:信科1001
姓名:
学号:1009010157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的和会群体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物的生产和饮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物的总和。世界上有许多个国家,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的特点,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够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
1. 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⑴饮食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的饮食观念:
中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内容。
民以食为天—吃是生存的需要。
食以味为先—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
“色,香,味,形,器”俱全的讲究。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由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民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中,为了追求美味,往往会造成部分营养的缺失。菜肴的形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但中国饮食并非不重视营养的搭配。
西方的饮食观念:
西方饮食文化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受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无论是物的色,香,味,邢如河,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注重对营养的追求。西方认为,饮食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饥而已,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方式。西方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西方人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搭配,把饮食当作一门科学,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去重视饮食的营养功能,追求“营养”是饮食的最高要义。食物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科学要求,是西方人评价美食的核心标准。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⑵饮食对象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饮食从先秦开始就以谷物为主,植物类占主导地位,谷类蔬菜居多,肉是比较少。所以中国人主张素食主义,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菜肴里,素材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结构中占主导主导地位。
西方国家继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荤食比较多。他们往往会吃整块牛肉,整只鸡。另外有较为发达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