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讨论稿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投融资方案
申报城市/区/镇: 福建省长乐市
申报主体(盖章): 长乐市人民政府
创建周期: 2014 年 11月 1日至2020 年 12 月 31日
申报时间: 2014年10月15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四年十月
目录
1 智慧城市重点项目概述 1
规划背景 1
空间范围 1
规划期限 2
发展环境SWOT分析 2
重点项目概述 8
总体思路 9
基本原则 9
主要目标 10
融资规模 1112
主要融资主体 1213
融资来源 1314
项目投融资模式框架 1415
2 重点项目投融资方案 15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项目投融资方案 15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投融资方案 33
智慧水务系统项目投融资方案 52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项目投融资方案 74
防潮防洪排涝项目投融资方案 89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项目投融资方案 99
智慧社区项目投融资方案 110
智慧交通项目投融资方案 123
智慧养老项目投融资方案 137
智慧教育项目投融资方案 151
智慧医疗项目投融资方案 163
智慧物流园区投融资方案 177
“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投融资方案 189
3 重点工程投融资模式汇总表 203
4 项目资金证明材料 205
智慧城市重点项目概述
规划背景
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问题,是智慧城市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建立完整、有效的智慧城市投融资体制,首先要关注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城镇化整体健康的发展。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只有当社会各类投资方都能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时,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化才能真正迈开步伐。所以,要认真制定完整、均衡、可行,能将财政投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社会资本、第三方投资完美融合、取长补短的投资规划。
当前,长乐市智慧城市建设已启动,众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从哪里来,各类融资来源如何搭配,资金投入的时序如何选择,这些都需要通过投融资专项规划给予厘清。而长乐市目前针对智慧城市投融资领域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市场化程度不高、投融资体系和要素市场有待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智慧城市重大项目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居民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智慧城市建设开始交融于社会生产、消费各环节,行业边界趋向模糊。如何顺应智慧城市项目的推进提出针对项目融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长乐市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空间范围
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东部为滨海平原,西部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西南为罗联盆地,,,海域面积约3313平方公里。
针对此次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参照《长乐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未来将主要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生活、生态城市空间开发秩序,构建由城市人口聚集区、工业集聚区、农业发展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基础设施体系等要素构成的有序城市空间格局。构建“三港三城”的城市空间布局,凸显福州新区核心区、重要产业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城市、新“海丝”重要节点等定位。
规划期限
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融资方面的需求相对复杂,因此需要参照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采用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式为长乐市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融资方案,因此我们将规划期限定为2014-2018年。
发展环境SWOT分析
基础设施类项目SWOT分析
优势分析
1、长乐市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的条件是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等城市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成功的关键。长乐市近些年认真落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地联通、移动、电信分公司,迅速在全市建成了规模庞大大、技术领先的综合通信网络,整体实现了数字化传输、程控化交换、宽带化接入、智能网支撑。这些都为基础设施类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政策优势明显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要部署,是长乐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全社会对此有着广泛的共识。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央、地方层面的蓬勃开展,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一项基本政策长期维持,并在制度和技术层面不断加以规范完善,总体来说,政策优势十分明显。
劣势分析
1、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