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吴山天风
位于西湖东南面,高94米,景秀、石奇、泉清、洞美。山上有城隍阁,秀出云表,巍然壮观。山道旁,有一组形态各异的岩石,因其酷似十二生肖而被称为“十二生肖石”。吴山山顶建有“江湖汇观亭”,站在亭中,钱塘江和西湖全景一览无余。在亭侧通往云居山大道上留有山茅观遗址,遗址旁留有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手书:吴山第一峰。
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等十几个山头形成西南—东北走向的弧形丘冈,总称吴山。吴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吴山为山不高,主位独好,林茂泉丰,山上山四通八达,南宋以不,祠庙寺观越建越多,至明清,商业店肆纷纷挤入,步步楼台,处处寺庙,香客游人摩肩接踵,一片热闹景象。城隍庙是吴山上最大的神庙,仿宫殿式建筑,基址可寻。庙内空庭中古木参天,气象森严,大时樟树至今郁郁葱葱。在人们心目中,当年的城隍庙不可等闲视之,以至连山名也因此庙而顺口叫做城隍山了。
满陇桂雨
“满陇”,又称满觉陇,自明代起就是杭州观赏桂花的首选之地,目前满觉陇内中指桂花7000多株,包括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许多桂树树龄达200多年。
金秋时节,满陇桂雨桂花盛开,秋风抚动,浓密的桂栗纷纷而落,树下游客如同行走在桂雨之间,沐雨披香,别有意趣。
2000年满陇桂雨公元正式开园,每年的金秋西湖桂花节也在此举行。
西湖秋游,日赏桂,夜赏月。赏桂以南山满觉陇最盛。桂花是杭州的市花。西湖栽培桂花,盛自唐朝。西湖早期诗篇中每每以桂入诗,都是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所植。而满觉陇秋赏桂花,是明以后才形成规模气候的。满觉陇亦称满家弄,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吴越时,这里多有小型佛寺,其中有一座圆兴院,后改满觉院,地以寺为名,花大约也是寺僧所植并渐成大观。
桂花学名“木樨”,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性喜湿润,满觉陇两山夹峙,林木葱茏,地下水源丰富,环境宜于桂花生长。这里的山民以植桂售花为主要经济来源,一代传一代,终于造就了这一片“金粟世界”。如今更是家家户户皆植桂,屋前后,村内外,满山坡,路两旁,一丛丛,一片片,一层层,举目皆是。每年中秋前后,几番金风凉雨,秋阳复出之时,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诚如清人张云敖七言绝句《品桂》所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细小而量大盛开时,如逢露水重,往往随风洒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树丛中,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趣。满陇桂雨入围新西湖十景后,满觉陇村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年年九、十月间举办西湖金秋桂花节,南山一带,车水人流,道为之阻,西湖秋游又添一大韵事。
玉皇飞云
“玉皇”即玉皇山,山高242米,山顶最高处建有登云阁,站在阁中,北观西湖,杭州城区风光尽收眼底,脚下浮云飘动,使人如临仙境,飘飘欲飞,故名“玉皇飞云”。
玉皇山的主要景观包括:慈云岭造像、紫来洞、八卦田、七星厅等。慈云岭造像位于慈云岭南坡石壁间,是吴越王于公元942年建造,紫来洞为西湖七大古洞之一,以洞中有洞的特色闻名。八卦田在玉皇山南麓,相传南宋皇帝在此躬耕,因远望形同太极八卦而得名。
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浩潮,此景此境被命名为[玉皇飞云]:以其壮阔、崇高而入选新西湖十景。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二百三十九米,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
云栖竹径
位于杭州城西南五云山西麓云栖坞里,相传从五云山中飘出的五彩祥云常在坞栖留,故名“云栖”。由云栖石碑进入,蜿蜒一公里左右,其间翠竹成荫,遮天蔽日,清凉幽静。
在竹径旁有洗心、回龙、皇竹等亭。在竹径尽头,建有云栖古寺,于北宋年间始建。云栖竹径中还有树龄达1000年以上的枫香树,为西湖著名的古树一致。
清康熙、乾隆两帝都曾经到此游览,并赞叹不绝。
位于五云山南麓的云栖坞里,为林木茂盛的山坞景观,翠竹成荫,溪流叮咚,清凉无比。长一公里的云栖竹径,两旁翠竹成荫,小径蜿蜒深入,潺潺清溪依径而下,娇婉动听的鸟声自林中传出,整个环境幽静清凉,与闹市相比,格外使人感到恰适轻松,爽心悦目。
九溪烟树
即著名景点“九溪十八涧”,位于五云山西侧,鸡冠垅下,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源发翁家山杨梅岭下,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曲折隐忽,流入钱江,以溪急湾多而闻名。
九溪十八涧泉水淙淙,水流湍急,水汽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