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GMP 条款解读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核心
药品生产必须严格按照药品注册批准工艺进行生产,并应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验证过的关键工艺参数,并在生产记录中如实记录,实现生产条件受控和可重现。
第九章生产管理
第一百八十四条所有药品的生产和包装均应当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相关记录,以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批准的要求。
——条款解读
企业应依据药品注册批准的工艺制定药品生产工艺规程和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并根据标准操作规程建立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及其他相关记录;企业应严格按照注册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工艺应经过验证以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检查要点及缺陷分析
——检查要点
,检查:
,是否添加了处方之外的物料;
;
,其灭菌工艺和灭菌方法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1无菌药品第十一章灭菌工艺、第十二章灭菌方法的要求;
、备案的供应商是否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局颁标准、行业标准或注册标准等国家标准要求一致;
,是否对变更进行了风险评估,是否依照相关法规要求执行了变更控制程序,查看风险评估资料、变更相关资料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要点及缺陷分析
、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及其他记录的制定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八章文件管理第三节工艺规程、第四节批生产记录、第五节批包装记录、第六节操作规程和记录的规定;
,与标准操作规程、工艺规程对照检查是否按其要求进行操作;检查处方、工艺流程、关键工艺参数的执行情况,有无偏差或变更情况,是否进行记录,如何处理;
,工艺规程及标准操作规程的可执行性,员工能否在生产操作完成后及时记录。
——典型缺陷及分析
典型缺陷:药品生产关键工艺参数如过筛目数与药品注册批准文件不一致。
缺陷分析:药品生产关键工艺参数应与药品注册批准文件一致,并严格执行。如果设备变更,相应关键工艺参数如过筛目数、设备车速等进行了调整,应按照变更管理程序执行,并符合变更相关规定。
第九章生产管理
第一百八十五条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条款解读
应正确理解“批”的定义,“批”指的是经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为完成某些生产操作步骤,可能有必要将一批产品分成若干亚批,最终合并成为一个均一的批。在连续生产情况下,批必须与生产中具有预期均一特性的确定数量的产品相对应,批量可以是固定数量或固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量。
口服及外用制剂批次划分的原则:口服或外用的固体、半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口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以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企业应根据GMP的要求考虑自身品种、设备特点,依据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原则建立产品划分生产批次的管理办法或操作规程,规定批量,并通过生产工艺验证、产品稳定性试验等,证明批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检查要点及缺陷分析
——检查要点
,批次划分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如亚批的规定,何时形成成品批号等是否有文件规定;批号编制是否同文件要求一致;
、有特殊要求或常年生产品种各三批批生产记录,针对产品及工艺特性分析批次划分的合理性,批量与工艺规程规定是否一致;
、混合批等规定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确保批量内药品质量的均一性,是否符合混合批有效期的规定;
,其容量能否满足批量要求。
——典型缺陷及分析
典型缺陷:检查企业某品种批生产记录,发现批量超出工艺规程规定的最大批量。
缺陷分析:企业应严格按照文件中规定的“批”的定义,划分生产批次,规定最大批量,并进行验证,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批量不能超出最大批量。
第九章生产管理
第一百八十六条应当建立编制药品批号和确定生产日期的操作规程。每批药品均应当编制唯一的批号。除另有法定要求外,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