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化学专业规范
●本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本专业教学内容
●开设本专业必备的教学条件
●应用化学专业规范的主要指标
2004年10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用化学专业规范
学科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理科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于1980年,当时国家教委(教育部)同意部分工科或单科性院校利用工科优势,理工结合,设立具有特色的理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接着,综合性理科院校也开始利用理科优势,建立应用化学专业。目的是增强应用背景,培养理工结合型人才,以适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
由于应用化学专业能充分体现出各院校的办学特色,适应经济发展和其它相关学科发展中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设立应用化学专业的院校日益增多,应用化学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设立应用化学专业的院校已达到224所。
为了办好应用化学专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各相关院校就成立了应用化学教学协作组,共同商讨应用化学专业办学事宜。1985年原国家教委为了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应用化学的办学,组织和领导成立了应用化学专业教材编审组。1991年换届更名为应用化学教学指导组,1996年再次换届定名为应用化学与化工基础教学指导组。2000年教育部调整和成立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应用化学教学协作组又成为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下的一个专业协作组,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
应用化学教学协作组(泛指上述不同时期的不同命名)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每年均就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举行例会进行指导、协调和交流研讨。其中,原国家教委于1986年在北大召开的应用化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对综合性理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90年兰州教育部理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理科办学思想,将应用化学专业明确定位为应用理科,目标是加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并提出了理科和应用理科学生培养比例的大体建议。1999年的广州会议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化学的办学基本思想。认为应用化学应为化学学科的拓展,不仅是化学与化工的衔接,而且应该实现与生命、医学、药物、能源、材料、环境、农学、信息等学科领域的交叉和渗透,发挥化学基础学科对相关学科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基于这一办学思想并在总结应用化学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1999年制定了应用化学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已收入理科化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简称白皮书中),是应用化学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文件。2000年的上海会议及以后的各校教育实践,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基本思想。20多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证明了以化学为主干,和相关学科领域交叉融合,是应用化学的发展方向。
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属于应用理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才。本科应用化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体系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形成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在化学和相关应用领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本科阶段培养,本学科的学生应该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真诚待人,愿意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本学科所需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和各种获取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技能;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应适当增强相关应用学科的学习内容,进行跨学科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并在科学、技术、工程等基础知识体系和实验方法方面予以必要的强化,为学生进入化学及相关科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学科专业教学内容
应用化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及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为了推动应用化学教学改革,基本教学内容既要制定比较统一的规范,又要发挥各办学院校的特色和特长。
1.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体育,人文、管理类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课程, 外语
(2)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化学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分析化学, 现代仪器分析(或以上各课程知识点的组合课程)
化工基础课程
实验课程: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实验
(3)专业课程
专业化学课程:与各院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方向有关的化学课程,该组课程由各个院校根据自己的特色自组选择。
相关学科课程:与各院校专业特色方向有关的相关学科(如生命、材料、环境等学科)的专业课程。
专业实验与综合化学实验
(4)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