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武侠·毛概.ppt

格式:ppt   大小:2,78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侠·毛概.ppt

上传人:s0012230 2018/5/16 文件大小:2.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侠·毛概.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侠
文化解读
主讲:刘安宁
ppt制作:周椰子
论文:南琼晓
资料收集整理:夏小琪
目录
一、武侠文化简介
二、武侠文化载体
三、武侠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四、武侠文化与骑士文化的对比
武侠文化简介
·产生背景
·历史发展
·组成部分
武侠文化简介产生背景
一、由于古人尚武,而且动乱频繁,单纯的尚武不能解决纷争,
于是人们对尚武的本质产生了新的看法,认为止戈尚武,也
就是使用武力的原因是为了停止不用以暴制暴的手段就不
能解决的冲突。这也是后来的武林道义、侠之为公的起源。
二、英雄主义色彩映射出人们在现实中无法达成的理想形象,再
加上对现实制度和情感与道德的各种矛盾。
武侠文化简介历史发展
远古—夏商周(奠基):
这个时期的武侠几乎是英
雄,且为神话的英雄。

春秋战国(突起):
诸子百家,周朝将亡,“礼乐崩坏”
民众首次对神明产生怀疑,对自
身力量重新认识,“武”被推到
一个相当的高度,武侠逐渐平民化。

秦—唐(重要):
“侠”行为成为认识到自我的部分人士体现自我的表达方式,被
统治者和平民层所接受,加之中医药学和宗教的飞速发展,“江
湖”开始运作。
宋元—明初时期(巅峰):
战争频繁,“江湖”随之
动荡不安,”侠“便有了
更广阔的定义。太极成为
中国武侠文化的最高成就。
明清—近代(衰败):
特务机关东西厂等的出现标志
江湖的衰落。满族入关,对武
侠进行全面压制。西方的枪支
炮弹更是摧毁了中国武侠体系。
现代:是否还有快意恩仇......
武侠文化简介历史发展
武侠文化简介组成部分
武侠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大众文化,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处于主体对象的武侠

作为文化载体的武侠文学

作为文化内核的武侠伦理
武侠文化载体
·小说
·影视
·游戏
武侠文化载体小说分类
武侠小说一般分为旧、新两派。两者特点及区别如下:
旧派:
1、在内容上,主要是描写报恩复仇、除暴安良、剿匪平盗和民族斗争。
2 、在武功描写上,或为神奇剑术、或为平实技击。
3 、在小说技巧方面,基本采用章回体的小说格式和史传描写方法。
4 、在观念上,通过平民与豪强、侠客与恶霸、清官与贪官污吏等之间矛盾斗争,来显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新派:
1、内容多变,联系历史而不拘泥於历史,想象充分。
2、在武功描写上,突破传统的门户之见及
”过招“窠臼,重视内功、点穴、暗器、毒药和心智的较量,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玄功、妙式,发掘「武学」内在的生活哲理内容。
3、在小说技巧方面,融入西方小说写作手法,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武侠文化载体小说新派代表作家及作品
梁羽生古龙金庸
比较: 1、内容选取:梁、金二人注重历史事件的重现,古龙抛开历史,感性谈人生。
2、武功特点:梁文中的武功细腻逼真;古文中的武功则以“怪招”取胜, 重境界而轻招式;金文中的武功,集中国文化之大成,境界高深、神奇莫测。
3、人物性格特点:梁羽生笔下的人物更贴近生活,古龙笔下多体现变态人格,金庸则表现人“一半野兽,一半天使”的复杂性格。
4、故事情节构思:梁文开篇引人,中间为暴风雨前的平淡,结尾荡气回肠;古文曲折动人;金文开篇平平,随情节发展,险象迭生。
5、语言风格:梁文多引经据典;古文多用短句,挥洒肆纵;金文古朴生动,且诙谐幽默。
《白发魔女传》
《七剑下天山》
《萍踪侠影录》
《流星蝴蝶剑》
《楚留香传奇》
《天涯明月刀》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