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园的树木教学反思
第一次看到《校园的树木》一课想当然的认为本课是对学生进行观察方面的指导,在联想到学生仅仅三年级,还不会观察,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所以在课堂上我只要做好指导就好,并且是越细致越好。
但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从树冠、树干、树根等方面虽然做到了细致的指导并强调了记录方法,学生也明白要如何观察一棵大树,在课堂教学和观察活动中,处处都显示着凌乱的感觉,整个课堂无法行程一个有效的整体,学生的观察也显得没有具体目标,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整个观察记录零零散散。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我再次拿起教科书,放下以前的轻视,反复品位,理解教材,发现,在本课,教师要给学生的并不是让学生知道从哪些角度去观察一颗大树,而是要建立一个观察的思想,即整体-局部-细致,让学生知道观察不是零碎的,不是想当然的,不是想看哪儿就看哪儿的,是有一整套方法的,有过程的。而在本课,作为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这一方法。
篇二:校园的树木教学反思
在这次以校园的树木为主题科学观察中,我采用了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科学课,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学习兴趣整体很高,学习很认真,但他们已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的学习方式,因而缺乏灵活性,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再者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很少,学生所知的科学常识较少,科学探究能力较弱,对科学课的基本技能以及记录与汇报也并不熟悉.这时,对培养学生的记
录能力尤为重要,我非常重视.因此,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比学录范例并在本节课中安排了时间与环节教学让学生整理自己记录的资料,学生有正确的范例进行参考效果很理想。同时,还引导学生注重汇报、交流的总结,完善自己的记录.更惊喜的是,有些孩子不仅在记录中学习画简图,还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记录中附上了合适的实物标本,他们的记录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在本课教学中,学生探究的效果并不明显,探究是学习科学课的主要方式,在下一个观察草的活动中我将采用个人观察的形式,逐渐培养每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篇三:校园的树木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上一课《我看到了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本课分为三个活动进行:一是怎样观察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