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百日咳杆菌毒素.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日咳杆菌毒素.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5/17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日咳杆菌毒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百日咳杆菌***
自从1909年发现百日咳杆菌对热不稳定***(heat-labile toxin, HLT)或称皮肤坏死***后,百日咳杆菌的活性物质不断被分离和提纯,其中与致病有关的物质陆续被发现。与百日咳杆菌致病有关的物质除荚膜外,尚有百日咳杆菌的菌毛成分、内***(endotoxin)、百日咳***(pertussis toxin, PT)和腺苷酸环化酶/溶血***(adenylate cyclase/hemolysin toxin, ACT)等:内***即百日咳杆菌脂多糖(LPS);百日咳***由于其多重作用而有不同的命名,如因能提高小鼠对组织***、5-羟色***等的敏感性而被称作组织***敏感因子(histamine-sensitizing factor, HSF),因能促进白细胞、淋巴细胞增生又被称作白细胞增生因子或称淋巴细胞增生因子(leukocytosis promoting factor, LPF),因能使百日咳杆菌粘附于呼吸道纤毛上而使细胞损伤导致阵发性咳嗽又被称作气管细胞***(tracheal cytotoxin, TCT);ACT能促进巨噬细胞内的cAMP增加而抑制巨噬细胞功能,而且此环化酶***又能活化胰岛B细胞导致大量胰岛素分泌而有被称作胰岛素活化蛋白(islets-activating protein, IAP);百日咳杆菌有菌毛血凝素(fimbrial hemagglutinin, FHA)和白细胞增生因子-血凝素(lymphocytosis-promoting factor hemagglutinin, LPF-HA),使病人淋巴细胞增多,两者对小鼠均有免疫保护活性。近年对百日咳杆菌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调控百日咳***表达的天然启动子和百日咳疫苗的研制上。现将起主要***及疫苗的研究进展分述如下。
内***(1-3)
百日咳杆菌脂多糖又称耐热***,是百日咳杆菌的被膜成分。与其他细菌的内***同样,其介导活性的主要部分为LPS的类脂A(lipid A)结构。
化学性质早期采用热酚/水法提取百日咳杆菌的LPS(Westphal et al, 1952),以后有人用超速离心进行纯化并用各种蛋白酶处理以得到高纯度的LPS,各种不同菌株获得的LPS产量为6~34mg/g细菌干重。
百日咳杆菌内***的主要特征是含有两种不同成分的LPS,分别称作LPS-Ⅰ和LPS-Ⅱ。LPS-Ⅰ和LPS-Ⅱ两者比例为2:3。两组分均存在于百日咳Ⅰ相菌和部分Ⅳ相菌。这两组分的差别在于分子的类脂部分不同,一种分子的类脂连着2-3个脂肪酸而另一种含有3-5个脂肪酸,而且脂肪酸的组成也较特殊,含有罕见的2-***-3-羟基葵酸和2-***-2-羟基四葵酸,其他的成分如磷酸盐、葡萄糖***、四葵酸、3-羟基四葵酸和3-羟基葵酸大致一致。类脂部分与多糖以3-脱氧-2-辛***糖酸(KDO)分子相连,但KDO分子在两种LPS中磷酸化程度不同。将百日咳杆菌LPS用4mol/L HCl在100℃水解,得到一种含分支的三糖,即4-O-(2-氨基-2-脱氧-α-D-吡喃葡萄糖基)-6-O-(2-氨基-2-脱氧-α-D-吡喃半乳糖基尿嘧啶)-D-吡喃葡萄糖。此分子皆存在于两种LPS中。用质谱法精确测定百日咳杆菌LPS的类脂部分的分子量,结合31P-NMR的结果推断的百日咳杆菌类脂A的结构见图1。
百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