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画造型分镜
动画分镜台本
分镜头剧本——又称故事板,也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主要任务是根据解说词和电视文学脚本来设计相应画面,配置音乐音响,把握片子的节奏和风格等。
动画分镜台本——是导演对影片全面设计和构思的蓝图。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对话、音响效果、音乐、镜头长度等。
可分为:文字分镜台本和画面(含文字)分镜台本。也有直接把文学剧本画成画面(含文字)的分镜台本。
前者可作为后者的制作依据,但尚不能作为拍摄依据,只有经过导演绘制并确定后的画面分镜台本(含文字提示和对白),才是摄制组各部门工作和拍摄的蓝本;
后者是导演把分镜内容落实到以镜头为单位的连续画面的剧本,它可以在前者的基础上制作,也可以直接根据文字剧本做调整删减后绘制出画面并表明文字提示内容。
分镜的前期准备
1、导演阐述,它是导演艺术构思的文字表述。
2、文字分镜台本,其与剧本最根本的区别是它由导演自己来写,是导演
的工作范畴。导演通过对剧本的主题立意的理解和构思,对剧本进行结构
调整和戏份增删,把剧本分成一个个镜头,使其成为可供拍摄并符合影片
长度要求的文本。对绘制画面分镜台本也起着直接作用。
3、造型设计稿,人物造型设计稿(正面,侧面,背面)
4、背景设计稿,根据每场戏的环境不同,画出主场景稿(多个不同角度),除了立体场景图还要画平面视图标注不同场景位置。
。
5、先期对白,先录制对白,
再根据对白控制镜头长度
6、先期音乐,动画片的音乐有同期创作、
后期按画面现场演奏、也有先期作曲制作,
分镜导演和原画设计根据现成的乐曲产生
创意并制作动画片,如《幻想曲》《三个
和尚》。
。
分镜台本创作(根据影视动画的特殊表现手法完成从文字转化为影片的最初视觉形象)
一、创作构思
1、电影思维——蒙太奇思维的素养。
叙述蒙太奇:是蒙太奇最直接的表现,将许多镜头按逻辑
或时间顺序分段集在一起,这些镜头中每个镜头本身就含
有一种事态性内容。其作用是从戏剧角色、观众对剧情的
理解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表现蒙太奇:以镜头的并列为基础,通过两个画面的冲击
来产生一种直接而明确的效果。透过一连串影像的并置、
镜头间的对立和观众心底引起的反应将故事往前推衍;
2、动画思维——超现实、扬长避短,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立意
3、对人物个性及命运做到把握有度、细节刻画入木三分、戏的划分和节奏
的掌握做到张弛有度
画面分镜的场面调度:主要依据剧本提供的内容、导演阐述、主要情节线、主题
思想、人物性格特征、美术设计所提供的场景设计立体
图、场景设计平面图、人物造型设计图、比例图等资料
来进行“画框内的安排”
动画片的分镜:
演员调度:动画中的演员就是剧中人物造型,原本平面的绘画设计
经导演的调度,即分镜台本设计和原画的创作后成为有
生命和性格的演员。
镜头调度:同样是通过分镜头台本的设计来完成其景别、机位、推、
拉、摇、移等方面处理。
。
调度类型:
1、横向调度:角色由左向右或者自右向左运动,以及转折后无角度的横向运
动(走、跑、跳、飞等)
一般大全景或全景式人物横向调度处理可以不
采用“跟移”的镜头处理;中景以上的人物横
向运动多采用“跟移”。
2、纵向调度:角色由镜头跟前向纵深作相对
直线的纵向运动。纵向运动角度小,造成镜头
内景别变化急速(远、中、近景或相反的速变
,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般用于紧
急状态。
3、斜向调度:人物由左后向右前斜向运动,这种调度在空间展现上比纵向调度更开阔、舒展,兼顾横向调度的保持造型外轮廓及动态的优势,又不失去纵向调度的速度感。这种调度的镜头多为仰拍俯拍和斜移背景产生跟拍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