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联合动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联合动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doc

上传人:aideliliang128 2018/5/17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联合动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联合动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联合动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11-02-24 09:202009年1月,在人生步入第40个年头的时候,刘旭倩决意离开服务了14年的外企,加入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动力)。这家成立于2007年底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隶属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下称国电集团)。在2008年,。
"我想这是我可以做一番事业的地方。"刘旭倩说。这个事业型的女强人似乎受够了在外企机械化的工作,跳槽至联合动力做了常务副总。
刘旭倩可能是全公司少数能说得清联合动力前世今生的人之一。虽然成立仅有4年,但其前身龙威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威发电),以20万千瓦(1万千瓦=10兆瓦)火电机组改造为主营业务,此前已经经营了16年。
为了不被前进中的历史车轮(风电井喷)碾成粉末,联合动力的初期管理层用了3年时间,将这家企业改头换面,使其成为年销售额过百亿的新能源企业,并在2010年底夺得国内风电装机容量探花之名。
现在,刘旭倩仍旧继续追逐着她的事业梦想,在过去的几年,联合动力的每个员工都无法回避,其身为"电二代"所享有的无上特权。
作为中国最大的发电集团国电集团的孙公司,联合动力的股东是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电科环)和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源电力)()。后者是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风电开发商,拥有联合动力30%的股份。
如果说中国的风电制造行业在最近几年创造了许多速成神话,联合动力则无愧为"速成之王"。
2010年10月22日,德勤《第九届高科技、高成长亚太地区500强》评选结果揭晓,联合动力凭借其三年增长率超过3738%的强劲势头,傲居该奖项总排行第二名,风电领域排行第一名,成为风电制造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
就在目前的装机状元华锐风电()和榜眼金风科技(;)还在"死磕"谁更优的当下,联合动力作为新的"挑战者"已经向他们宣战。
龙源族系谱
在北京市工商局网站上查阅可发现,,成立于1994年12月13日。
作为早期体制改革的产物,联合动力实际上与龙源电力颇具渊源。
由原能源部内部分离出四家企业之一的龙源技术,于1994年5月更名为龙源电力集团公司(下称龙源集团),改由原电力工业部管理。
"设立龙源集团的原因,就是要在国内建立电力系统技术改造为目的的公司。"刘旭倩回忆。而考虑到技术改造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当时龙源集团非常关键的一个项目,就是和美国西屋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也就是龙威发电。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之后,龙源集团划归国电集团,成为其全资企业,并接收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全部风电资产。
2009年7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国电集团联合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作为共同发起人,国电集团以所持龙源集团全部净资产作为出资,国电东北公司以现金出资,将龙源集团整体改制并变更设立为龙源电力。
此时,由龙源集团和西屋公司按照各出资50%的比例建立的龙威公司,主要业务仍是做2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改造。除了西屋公司后来将所有股份卖给西门子,并未有过其他变动。
龙源电力和国电集团涉足风电业务的时间之早,使其二者理应具备设立风电设备厂的"天时"优势,但从后来联合动力实际设立的情况来看,当时的决策者并未有这样的远见。实际的情况是,联合动力的诞生,可能是国电集团后来确定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战略导向的必然结果,但直接原因却具有偶然性。
龙威公司因为技术过硬,在1994年成立以来,市场反应一直不错。只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小,以至于从2006年起,西门子就对这部分业务不再感兴趣,一直放出想要撤资的信号。
这就给龙威公司中的中资团队出了难题,西门子走了之后的龙威发电怎么发展?而从后来的发展情况来看,他们和母公司龙源电力一样,选中了风电行业。
之后的2007年6月19日,联合动力应运而生,主营业务也变成了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成立之初,联合动力只有不足100人,由原龙威公司总经理刘东远顺延至新公司总经理职务。龙威公司则更名为北京龙威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为联合动力所控股。
82米叶片惊喜
1960年出生的刘东远为人低调,在任职龙威发电之前,曾在西安热工研究院做过研究员,拥有博士后学历。刘旭倩评价他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十分重视技术和人才。
早在2006年,龙威发电转型方向已定,要考虑的只剩下风机制造技术的来源。
从当时的情况看,即使与国内企业相比,联合动力也是起步已晚。此时,金风科技成立已有8年,而2006年2月成立的华锐风电,。刘东远知道,要尽量缩小与其他企业的差距,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