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15菌类植物.ppt

格式:ppt   大小:3,873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5菌类植物.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8/5/17 文件大小:3.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5菌类植物.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5章、菌类植物
第1页/共58页
菌类(Fungi)
异养有机体,由吸收作用摄取营养
有明显的细胞壁,有细胞核
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
两门:黏菌门和真菌门
第2页/共58页
黏菌门(Myxomycota)
一类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
营养体:生长期或营养期为一团裸露的原生质团,多核,无胞壁,可作变形运动,亦称变形体
无性生殖:繁殖期形成多细胞的孢子囊构造并产生具有纤维质细胞壁的孢子
约500种,分三纲:黏菌纲(约450种)、集胞菌纲和根肿菌纲
第3页/共58页
第4页/共58页
粘菌:似绒泡菌,是一团象变形虫样运动的细胞质。吸收死亡的有机体、细菌和孢子。
粘菌生长在阴湿土壤、木块、腐朽植物体、粪便等上面,细胞没有壁,单核或多核。
粘菌生境和营养方式
第5页/共58页
粘菌繁殖期的变形体
第6页/共58页
粘菌繁殖期的孢子体
第7页/共58页
黏菌生活史
第8页/共58页
太岁---2004年4月11日晚,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位教授称:“如果取软物身上的一小块来做实验,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细胞结构,就说明它有生命。”
第9页/共58页
4月11日,《北方新报》独家披露内蒙古发现不明软物的前前后后,文中不少细节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当日下午,此事被新浪网以《农民家中发现神秘软物夏天不腐坏冬天不僵化》为题全文转载,各地媒体对此事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相继深圳新闻网、东北新闻网、青海新闻网、中国西部网、黄河新闻网、大洋网等几十家网站对其进行转载。北京、沈阳、上海、西安、北票、济南、包头、呼和浩特的读者不断打来电话,为不明软物的主人张永平出谋划策。 是红茶菌? 《这个软物是不是传说中的太岁期待专家破解谜团》一文刊发当日,呼市读者多把此物当作红茶菌。呼市62岁的孙先生说,9岁的时候见过他类似东西,当时家人是买来为哥哥治病,用红茶或红糖水浸泡,泡出的水让哥哥喝下。孙先生说,他哥哥的病在当时被称为痨病,发现时为时已晚。所泡之水没来得及喝过几次,他的哥哥就不久于人世,伤心之余,家里人把那东西一扔了之。孙先生回忆,家里叫那东西为红茶菌,初买来时不过拇指肚大,3个月后就长了几十倍,放在容器里,长成与容器同形,透明的。家住呼市车站东街的江女士说,上世纪80年代,呼市地区有老人喝一种叫“红茶菌”的东西所泡出的水,人们说喝了可以治病。在她的记忆中,“红茶菌”有一些特征与目前张永平家这块不明软物的相似。呼市的赵刚说,20年多前,呼市清水河县也流行过叫海宝的一种东西,分出一小块,用红茶水泡上可以独立生长,圆圆的,形状类海蛰皮。当时乡里人认为喝海宝泡出的水可以强身健体,泡出的水滋味酸甜。 极有可能是太岁 11日下午4时,上海读者唐文龙先生打来电话。他说,去年12月份,他去沈阳市过周末,在一个距离沈阳市35公里的“天下第一怪坡”的旅游景点里,见到了一个张永平家所藏之物极为相似的东西,当时那个东西正在对外展出,展出的时间只有几天。游客进入“天下第一怪坡”那个景区后,想目睹那个东西的真容,需要单独购门票。唐文龙说,当时那个东西已经被权威专家明确鉴定为太岁,工作人员向游客介绍,经鉴定,它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割而复生。听了这些,很多游人有意求得一块带回,但是都没能如愿。据介绍,如果将太岁放在没有遮挡的硬的平面或埋在土中,它会自行移走。为防止太岁游走,展出时,它被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箱内。 12日,辽宁省北票市的李国柱打来电话,几年前,北票市黑城子镇曾经挖出一块7公斤重怪异肉球,后被科研部门鉴定为太岁。李国柱说他家距离当时太岁出土的地方不过几公里,当时他对那个事情很关注,他个人认为,现在内蒙古出现的这个不明软物极度有可能是太岁。 呼市的李登标老先生一直在关注着本报对不明软物的报道。12日早晨,他给本报打来电话,他说他有个朋友是生物专家,在北京工作,对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李登标说他以前也涉猎过有关太岁的一些知识,据他分析,张永平手中的软物很可能是太岁。李登标表示,如果张永平愿意,他可以取软物身上的一小块,带上专程去北京找朋友做鉴定。李登标认为红茶菌与张永平手中软物有明显地区别,红茶菌(又名海宝、胃宝)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其菌母晶莹透亮,在一定的温度下,用茶水和白糖再加上红茶菌菌种培养能自然生长变大,形状随容器的变化而变化,饮其液味道酸甜。而张永平手中的软物经过风吹日晒之后,再用清水浸泡仍可自然生长,泡出的水喝起来没有任何味道。这种软物的形状不规则,夏天不腐烂,冬天不僵化,纵然风吹日晒也如此,十分难得。 太岁的传说 太岁的说法来自于我国古代的“太岁纪年法”,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太岁被神化,并成了众神之魁。它在中国传统的“择吉术”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中国一些辞书的解释,太岁是古代民间对木星的一个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