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025 段里伟.ppt

格式:ppt   大小:779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25 段里伟.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8/5/17 文件大小:77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25 段里伟.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第1页/共59页
定义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指母胎血型不合所致的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胎儿从父方遗传所获血型抗原为母方所缺乏,分娩过程中该胎儿血型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抗该血型抗原的抗体(IgG类).当母体再次妊娠时,抗该血型抗原的抗体(IgG类)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是胎儿在宫内或生后发生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征象的疾病。
第2页/共59页
一、发病原因
由于母亲的ABO血型或RhD血型与胎儿(或新生儿)的血型不合所致。RhD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严重。
(一)、ABO血型不合
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最多见的是母亲为O型,胎儿或新生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分娩次数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也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或新生儿为B型或AB型,或母亲为B型,胎儿或新生儿为A型或AB型,但少见。胎儿或新生儿为O型者,可排除HDN。
第3页/共59页
(二)RhD血型不合
RhD血型不合引起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D抗原阴性,胎儿为RhD抗原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若RhD抗原阴性的母亲在第一胎前RhD阳性血液制剂的输注,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第4页/共59页
二、发病机制
胎儿由父方遗传来的显性抗原为母亲所缺乏,胎儿血因某种原因进入母体,母体产生相应的IgM抗体,当胎儿血再次进入母体,母体发生次发免疫反应,产生大量I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是胎儿或新生儿发生溶血。
第5页/共59页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见于O型母亲、A或B型胎儿。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主要是由于食物、格兰阴性细菌、肠道寄生虫、疫苗等也具有A或B血型物质,持续的免疫刺激可使机体产生IgG抗A或抗B抗体,怀孕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
母婴ABO血型不合很常见,但发病者仅占少数。
第6页/共59页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多数是母亲为RhD抗原阴性,但RhD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同样也可发病。第一胎发病率很低,第一胎处于初次免疫反应阶段。当再次妊娠第2次发生免疫反应时,仅需数天就可出现,主要为IgG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并能迅速增多,故第二胎发病。若母亲有RhD抗原不合输血史,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第7页/共59页
第8页/共59页
外祖母学说
孕妇Rh阴性,孕妇自己在胎儿时期,孕妇的母亲(外祖母)的Rh阳性红细胞经胎盘反向流入胎儿体内而发生了初次免疫反应,当孕妇第一胎妊娠Rh阳性胎儿时,进入孕妇体内的胎儿红细胞刺激孕妇已致敏的淋巴细胞,引起免疫会反应,产生足够Rh抗体,可导致第一胎发病。
第9页/共59页
第10页/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