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竞争与垄断: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一、市场份额分析
市场份额是指某个企业销售额在同一市场全部8ttT8销售额中所占比重,对于银行业来说素可通过规模份额和存贷款业务市场份额说明。
1998—2001年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83%以上
8 t tt o m
的资产份额,说明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dddtt国有独资的产权主体,在中国银行业中居于高度垄断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规模集中度,可以受规模经济的同时ssbbww. com,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在业务竞争中形成更大的市场集中度。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是影响我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但双方的规模、实力悬殊如此之大,显然缺乏形成公平、有效竞争的市场基础。
正是由于. com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高规模集中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存款、贷款等业务竞争上均具有较大的优势,1998年到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都高达 60%以上
8 t tt o m
,但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居高度垄断地位的同时ssbbww. com,其他商业银行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中国银行业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市场格局的转变初步显现。
二、集中度分析
集中度是指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可用8ttt8CPn指数和 HHI指数来表示。CPn指数是指某行业中前几家最大企业的有关数值的行业比重,这一指标数值越高,表明行业垄断性也就越高,它综合反映了企业数目和规模分布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其不足是不能反映规模最大几家企业的个别情况8 tt t 8. com,也难以说明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
的变化情况8 tt t 8. com。HHI指数(即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则克服了CPn指数的不足,较好8 t tt o m地反映了企业数量及其规模情况8 tt t 8. com,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实证研究中用途十分广泛
8ttt8
。
三、进入壁垒分析
在我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是政策性壁垒,表现为政府的严格进入管制。我国商业银行的进入壁垒是相当高的。如果8 tt 按照<8ttt8table>这些标准和条件,一些
8 tt
新建的商业银行很难有效进入银行业市场,而且这样还容易
Dddtt
造成一旦
8ttt8
进入市场后,。事实上,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和发展的实践在一定
上证明了这个。正是由于. com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条件较严和准入成本较高,新的竞争主体很难进入,这不仅不利8 tT 于竞争机制的完善,而且如果8 tt 某一家银行出现,使其退出市场也就更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随着金融深化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也渐次成立并发展壮大,原来
8 t tt o m
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正逐渐8ttt8向有限竞争的市场结构过渡,市场中增强竞争机制的趋势也十分明显,但中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方面然,当前金融业界关于民营银行试点筹建和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市场进入等问题的讨论,在本质上都是为了dd dtt. com降低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来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目前仍处于国有商业银行高度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之中,市场准入的高壁垒阻碍了民营和外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缺乏市场形成的高集中度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亟待重新整合,整体竞争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所幸的是,目前中国银行业已显现出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过渡的趋势,可以银行业在市场化改革中所作的效率努力会在未来若干年内取得一定
。
单一化与多元化:中国银行业的产权结构分析
一、银行业产权结构的现状
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产权制度的形式主要有:
(1)国有独资:主要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2)国有企业控股:%,%;中信实业银行为中信集团全资银行;光大银行1997年以前为光大集团全资银行,1997年股份制改造后,光大集团保留51%股权,外资股份约占24%;华夏银行1995年以前为首钢集团全资银行, 1995年股份制改造后,首钢持有20%股份,其余股份为30多家大型企业持有,大多数为国有企业;上海浦发银行由上海财政局控股,1999年在上交所上市挂牌,流通股比例为 %.另外,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数由原来
8 t tt o m
的地方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地方财政、国资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