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三年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4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三年规划.doc

上传人:命运转折硬币 2018/5/18 文件大小:1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三年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三年规划
(2011年1月-2014年1月)
我校创办于1946年,是一所普通公办学校。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1名,10个教学班,学生310余名。学校地处我区现为数不多的老城厢内,多为私有建筑和上世纪中期建造的公有住房,故导致本地生源数较少,多为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始终立足校情,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谋求主动发展。连续四届被评为区文明单位,通过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规划评审,参与完成国家级、市级关于《外来务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冲突与融合教育》《外来务工子女成长适应性研究》等课题,并获区级科研成果二、三等奖。学校在启动新一轮发展规划之际,进一步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提升学生生活品质”,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办学基础和主要成效
(一)完备的课程建设
1、基础型课程重质量:学校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养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严格保证基础性课程课时量,优化教学管理。各学科教师在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区学科教学常规文件,制定学校各学科实施要求及教学常规细则。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切实提高基础型课程的质量,逐步凸显优势学科地位。
2、拓展型课程重多元:学校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自主选择,培养个性”为目标,制定了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方案,努力拓宽教育资源,外聘教师与内聘教师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逐步开发、建构和完善拓展型课程。学校已经开发编写了《将棋》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逐渐凸现一种奋发进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
3、探究型课程重体验:在区教研室的帮助指导下,形成学区校际教研共同体,制订探究型课程实施方案,在《学习包》使用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探究型学习资料包》,并与基础性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相联系,以自然常识课与科技兴趣小组为试点,逐步把探究学习方式推行到各门学科中去。学科教师规划或者学生根据需求提出探究主题,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完善校本探究型课程,逐步形成学校《探究学习主题库》。
(二)扎实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校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规划及现有师资学历、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制定学校制度、搭设平台、多渠道的拓宽教师培训模式等机制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校际领先”的队伍。学校按照本校的主客观条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建立“学习+实践+研究”的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培训模式。把“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以问题引领,创设交流、对话的时空:以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深入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以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自己、同伴、专家对话,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断找到差异,以差异推动竞争,不断提升自己。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四年行动计划》,构建区、校骨干教师梯队,签订骨干教师工作协议。学校在只有25位专任教师的情况下第一届普陀杯教学评优活动,共有6门学科获得区三等奖,一个优秀备课组、一个方案三等奖。在第二届区专业指导实践团队中有4人获区教育教学能手,3人参与学科工作室学习。入选上海市优青工程对象1名。
(三)有效的学科质量
根据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定《陆家宅小学教学质量改进计划》,夯实教学常规,实施精细化管理,形成“精、活、新、亮”特色。要求教师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教学中突出两个转变即从重知识传授转变重能力培养,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努力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有思维空间。注重教学反思,落实抓差辅优,强化师生情感沟通,追求教学艺术性,既当教师又为人师。
实施严格检查调控:注重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狠抓落实专课专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进行备课、学生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组织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各任课教师上课情况,检查结果及时向教师反馈交流,不断修正不良现象。举办教师学习教学法规和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与学法。形成共性为基础和个性求突破,充分发挥教师个性优势。
近几年我们采取过以下调控措施:(1)一日视导听课制度:对于教学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教学质量不理想的班级,我们进行采取一日视导制的方式进行跟踪听课,同时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进行有序、全面的检查与考核,全程分析、帮教、指导,使教师找到问题所在,尽快地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2)组内互助制度:以教研组为主阵地,以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反思促教,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研究。(3)跨学科听课制度:每两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课堂观摩活动,教师听课可以跨学科跨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