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商务谈判.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务谈判.doc

上传人:n22x33 2018/5/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务谈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亚迪通过谈判桌解决裁员纠纷无需“维稳”
2011年11月15日16:48财新网[微博]王婧我要评论(14)
字号:T|T
[导读]曾经沐浴在巴菲特光环下的比亚迪,把大规模岗位调整提上了日程。无须政府介入,无须“维稳”,比亚迪和员工通过劳资谈判解决了裁员纠纷。
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
8月底,在发布一份业绩大幅下滑的中报后,曾经沐浴在巴菲特光环下的比亚迪,把大规模岗位调整提上了日程。
但数百名涉事员工,并不认同企业的这一“战略”。拉锯战由此展开,前后历时50天。
一度,数百名工人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组织维权。他们在群里呼吁去深圳市政府示威,用拉横幅等方式引起领导和社会关注。倡议得到了上百名员工响应。冲突逐步升级。
工会沉默。对话受阻。最终,在一些社会力量的推动下,劳资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边。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冲突收获了与往常政府强势“维稳”所不同的结局。
裁员风暴眼
比亚迪是在2011年8月下旬陷入裁员风暴眼的。
8月22日,比亚迪股份发布的中报显示,,下滑22%,%。
一名比亚迪内部员工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2011年8月29日,比亚迪汽车销售所有营销部立即解散,限定9月30前全部寻找生路。”
2010年,比亚迪定下80万辆激进的产销目标,之后疯狂扩招人员,扩展经销商网络。然而,2010年并没有实现销量高歌猛进,大量经销商开始退网,人员调整也成为必然。
比亚迪计划为这些“多余的”营销人员调岗,安排的岗位主要是第一事业部、第三事业部、绿色公交、电动叉车、职能部等。
在比亚迪官方的表述中,这是“优化”。为此,比亚迪让员工限期(9月30日)接受调整,或自谋出路,或选择辞职,但不谈任何赔偿问题。
“被调整”的员工并不买账。“打个比方,我们本来是唱歌的,你非要让我们去唱戏,只有底薪,没有奖金,这样我们的收入也无法得到保证。这就是逼我们自动离职。”一名比亚迪的员工告诉财新《新世纪》,“反正到最后,员工自动离职了,公司不用给予任何的补偿赔付,公司就胜利了。”
他们认为,所谓“调整”,只不过是企业无成本裁员的障眼法。按这名员工的说法,假设被裁员工的平均工资为3000元,1000人被裁,参照现行公司“炒人”的补偿惯例:N+1(按工龄补偿),比亚迪至少为此要多掏出上千万元。
对比亚迪来说,这或许确实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
“产销量不及国内其他一线品牌的二分之一,销售人员却比人家还多很多。”王传福在9月9日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说,“比亚迪2009年就犯下错误,现在的裁员和调整是为过去的错误埋单。”
这些即将被裁掉的员工,显然不会站在王传福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对他们来说,拿到一笔法定补偿金,是他们的权利。
推动集体协商
山雨欲来。员工群情激昂,在网上的“集体谈判论坛”筹划一场集体维权。
一位员工说,“我们想到了微博,想到了媒体,我们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比亚迪真实的另一面。不是Build your dreams(成就你的梦想),是break your dreams(打碎你的梦想)。”
9月1日,劳维律师事务所主任段毅从“集体谈判论坛”注意到冲突迹象,要求劳维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密切关注此事”;并要求“必要时考虑给员工提供相应的谈判技术支持,争取促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