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设备考核管理办法
为规范设备管理工作,加强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特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针对公司所属设备,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交付、安装、使用、转移、封存、维护、修理、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设备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维修成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各部门应严格按照设备的考核标准进行工作,找出薄弱环节加以改正,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二、 夯实管理基础是健全与完善各类管理体系的必要保证。各搅拌站要明确本站的设备管理网络,指定搅拌站设备使用与管理的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设备基础管理;充实、完善本站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卡片,做到帐、卡、物相统一,并结合设备部下达的设备分类划级标准对设备的类别、标志及编号进行统一张贴;按月及时汇总上报本单位设备维修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并作到各类设备管理资料完整、凭证齐全,统计规范,数据可靠;能按规定程序办理本部门设备设施的验收、拨交、转移、调入、封存和报废等运行手续;所有新招聘搅拌楼操作工、泵工在独立操作设备前必须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还需经国家相关机构进行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领证;搅拌楼操作工及泵工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行与交接班记录,特别是设备发生故障或因不明原因停机后应详细填写故障报警信息和停机前后设备异常运行状况,以便维修人员及时准确地排除设备相关故障,减少设备停机损失;安全部门应指导各生产搅拌站合理、安全地使用设备,避免出现精机粗用、长机短用及发生设备安全事故;对于设备事故各单位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及时通报事故情况并按规定填写
“基础设施事故报告单”,与设备部技术人员一道按“三不放过”原则查找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使事故当事人和班组其他成员受到教育;同时各搅拌站还应认真完成生产管理部、设备部布置的有关设备管理工作。
三、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进一步提高设备完好率的前提。各单位应加大对设备操作人“三好四会(管好、用好、维护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与维护保养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从搅拌站的考核制度上完善与明确,使操作人员能认真执行国家和公司有关设备的“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定加油;;、附件,不得遗失;,立即停车)”和“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要求,掌握所操作设备的日常和定期保养技术。在班前认真检查,仔细润滑,班中规范操作,交班前10~15分钟对设备进行清扫和保养,并将内容及项目填写到设备运行与交接班记录上;各搅拌站应认真执行设备部下达的一、二级设备保养计划,并将完成情况上报设备部,由设备部有关职能人员检查与考核;各搅拌站内部成立由设备部分管副经理、设备部部长、站设备科长、维修班班长组成的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小组,每周对搅拌站各班组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与搅拌站内部考核挂钩,同时将相关资料汇总到搅拌站设备管理员处保存。
四、 设备的定期维修与保养是确保设备能长期稳定地生产合格混凝土的有效保证。设备部将依据国家和公司有关标准规定制定公司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由搅拌站负责实施,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各搅拌站应通力配合,合理地组织生产,将应修理及保养设备如期进行维修与保养;搅拌站在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应尽可能将计划安排的详细、周密,进一步压缩设备修理停机周期,为生产赢得时间,积极采取设备预检、预修措施及建立备件预购、储备机制,完善设备修理前期盼准备工作,缩短设备修理时间;同时设备部应会同技术部、生产管理部等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修理经济技术指标,力争在满足设备使用性能及保证混凝土质量前提下,节约设备修理费用,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各单位应加强对搅拌站维修班组的管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修理技术水平,同时结合修理工作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与激励方式,确保维修人员的合理配置与相对稳定;所有维修人员工种变换必须经生产管理部、设备部、行政办公室等会签后并报分管领导审批。各搅拌站应尽量修旧利废,以降低修理成本。“设备维修记录”是修理的基础和统计的凭据,各搅拌站应加强“设备故障请修单”的认真填写、及时反馈和统计分析工作,确保信息准确、传递通畅、修理及时、记录完整。
五、 设备部依据有关设备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检查与考核力度,形成一个以设备部领导牵头,由设备部职能人员、生产管理部分管管调度和各搅拌站设备管理员组成的检查考核小组,负责公司所有设备设施检查、考核与评比工作。日常巡视与周末检查由设备部职能人员和生产部分管调度实施并记录,每月检查由小组依据检查考核细则实施并记录,最后汇总为该站当月设备考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