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胶质瘤
胶质瘤的概念。
胶质瘤病理分级。
脑胶质瘤的特点。
胶质瘤的分类。
常见的几种胶质瘤疾病。
临床表现。
评估和诊断。
治疗方法。
饮食护理。
目录
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统称为脑胶质瘤(胶质细胞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多形胶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母细胞瘤等。
胶质瘤的概念:
根据病理报告可分为4级。其中1 ~2级偏良性,3~4级偏恶性,临床上很少有单纯一个级别的胶质瘤出现,通常是1~2级偏向1级或偏向2 级,2~3级偏向2级或偏向3 级,3~4级可分为偏向3级或是偏向4 级。这些需要很有经验的神经外科专家进行辩解。不管是2~3级偏3级的胶质瘤,还是3~4级偏向3级的胶质瘤,都是偏恶性的肿瘤,均需要手术切除后再行放化疗等治疗,在进一步控制肿瘤的再发展。所以
病理分级至关重要。胶质瘤的病理检查报告对胶质瘤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评估、胶质瘤的预后等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胶质瘤病理分级:
特点:
(1):韭菜,像韭菜一样的增殖,越割越长。
(2):大树,手术的时候你可能只把大树的主干给抛去了,但是它有小毛枝,小毛根。还是存在土里,而且会顽强成长。
(3):独特性,有的放疗和化疗不能让它停止,甚至使胶质瘤的治疗,有时越治越严重,部分患者手术反而会使胶质瘤它的恶性增加。
脑胶质瘤的特点:
胶质瘤的分类不同:好发的人群也不同,例如:
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壮年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且以女性多见
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髓母细胞瘤大多发生在儿童。
等、、、、、、、
好发人群:
1》:星形细胞的肿瘤,如:星形细胞瘤,胶母细胞瘤等。
2》:混合性胶质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3》:少枝胶质细胞的肿瘤,少枝胶质细胞瘤,间变型(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
4》:室管膜性肿瘤,如:室管膜瘤,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
5》:松果体肿瘤,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
6》:胚胎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
7》:神经元胶质细胞瘤,神经节胶质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等。
胶质瘤的分类:
星形细胞瘤:一般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和生命体征改变等。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高颅内压症状明显,33%患者有癫痫发作,20%患者表现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
髓母细胞瘤:肿瘤生长快,高颅压症状明显,小脑功能损害表现为走路不稳。复视、面瘫、头颅增大(儿童)、呛咳。肿瘤转移是髓母细胞瘤的重要特征。
室管膜瘤:颅内压增高症状,脑干受压症状(呕吐、呛咳、呼吸困难) 、小脑症状(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等)及偏瘫、眼球上运动障碍,复发率几乎为100%易发生椎管内转移。
脉络丛乳头状瘤:脑积水及肿瘤占位引起高颅压症状,儿童常见头颅增大;精神淡漠。
松果体细胞瘤:颅内压增高;听力及眼球运动障碍,影响到视力下部表现为尿崩症、嗜睡和肥胖等,内分泌症状表现为性征发育停滞或不发育;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
临床中常见的几种胶质瘤:
临床表现:
1
2
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
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根据其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临床过程等进行诊断,并估计其病理类型。除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需作一些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定位及定性。
1:脑脊液检查。
2:超声波检查。
3:脑电图检查
4: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5:放射学检查。
6:核磁的检查。
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