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安装工程技术规范
通用技术条款
一般技术要求
(1)承包人应按发包人要求参加设备的开箱检查和验收,开箱检查的设备均应符合订货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与要求,设备应有出厂检验记录与合格证书。在开箱检查和安装过程中,承包人应严格地按订货合同的规定检查所有供货设备,如发现问题,应尽快通知发包人及监理人并按规定处理。
(2)发包人负责所有设备的现场保管,并对保管的质量负责。
(3)设备安装前,承包人应从监理人处取得厂商和设计单位的有关图纸、技术资料、安装说明书等,并根据安装项目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人审批。施工方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施工工艺方法、步骤;资源配置(人力、材料、机械等配置);工期计划;技术执行标准、质量控制目标及相应的验收表和评定表、检查记录表格;转序签证单;安全、健康、环保措施等。
参加由监理人组织的技术交底,应按有关国标、部标、技术协议、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并达到相应要求。
(4)承包人必须派遣持有资格证书的焊工和焊机操作工进行施工。所有焊接的焊缝按图纸要求进行无损探伤,无损探伤的设备自行解决。
(5)为了确保本合同设备安装质量,监理人将对承包人进行分期分段检查和设备启动运行检查,并有权要求承包人进行复核试验,承包人不得拒绝。这种检查和试验并不免除承包人对施工质量承担的合同责任。检查和试验的项目至少(不限于)应包括以下各章所述的全部检查验收项目。检查和试验所需费用已包含在工程报价中,不另行支付。
(6)承包人在检查试验前应向监理人提交检查试验计划和方案,该计划和方案需经监理人核准后方能实施。试验计划和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各项试验的顺序、准备工作及操作步骤、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设计值或其它判据标准。
承包人在安装中所使用的各种检查、校验、试验仪表必须经过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定,并在有效期内。
(7) 设备安装结束,应系统完整,无未完成项目,经检查无施工缺陷。
(8) 设备试运行均一次成功,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
(9) 设备安装完后无安装遗留物、安装痕迹,设备擦洗干净,保持本色。
(10)施工期和试运期内不发生损坏或损伤设备而造成设备缺陷或永久缺陷。
承包人对已安装完成的设备,应负责维护、保管直至向发包人移交为止。对装有锁的机械或电气盘、箱、柜应加锁,并指定专人管理。对设备供应商要求在设备开箱或安装后必须带电养护的设备,应带电养护,电源种类、工作电压和频率的波动范围应符合制造商技术要求的规定。
盘、柜、箱的安装
基础型钢安装
材料型号、规格符合设计,应除锈刷漆两遍,接地可靠。一般两点接地,固定牢固。
屏柜型钢基础水平误差<1㎜/m,全长水平误差<2㎜。
屏柜型钢基础不直度误差<1㎜/m、全长不直度误差<5㎜。
屏柜位置型钢基础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
端子箱基础按施工图要求及每列端子箱在同一轴线上。
屏柜型钢及端子箱底座与主接地网连接牢靠。
不直度、水平度及不平整度≤1mm/m(5mm/全长)。
盘、柜、箱的安装。
安装要求
成列盘(柜)顶部误差<5㎜;
盘(柜)面误差应满足相邻两盘边<1㎜;
成列盘面<5㎜;
盘(柜)间接缝<2㎜;
成列端子箱应在同一轴线上。
屏柜(端子箱)接地
屏柜(端子箱)框架和底座接地良好;
有防震垫的屏柜:每列盘有两点以上明显接地;
屏柜内二次接地铜排应与专用接地铜排可靠连接;
屏柜(端子箱)可开启门应用软铜导线可靠连接接地;
室内试验接地端子标识清晰。
盘、柜、箱固定应牢固,垂直度≤。
水平度:相邻两盘顶≤2mm;成列盘顶≤5mm。
盘间接缝≤2mm,盘间连接螺栓应齐全牢固,接地可靠,盘、柜、箱的漆层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支架等应刷漆、色调协调。盘、柜、箱的标示清晰、齐全。盘面无二次污染。
配线
按图施工,接线正确,配线应牢固;
盘柜内配线不应有接头;
号头醒目,应符合标号规定;
每个端子配线不得超过两根;
, ,信号、;
配线应排列整齐美观,配线时长度应留有余量;
走线槽应固定平整,槽内配线应符合设计规定;
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线,应分开走线;
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线,不应排列在同一根电缆内;
中转端子箱和控制箱安装时应平正紧固,接地可靠。
光纤电缆敷设,接头按技术规范要求焊接;
电缆穿盘、绑扎、固定可靠;
电缆屏蔽层接地可靠;
电缆洞应按规定使用耐火材料封堵;
工完场清;
盘柜设备编号标识正确醒目。
电缆保护管安装: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排管排列整齐、弯管弯度一致,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