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0学年第一学期位育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卷
物理学科
第Ⅰ卷(共56分)
本卷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20小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2分或3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最早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玻意耳通过实验得到了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压强的关系
( )
(A)布朗运动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作用,所以压缩气体时会感到费力
(C)若气体的体积增大,则气体对外做功,但气体的内能有可能保持不变
(D)热量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液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容易被压缩,固体不易被压缩
(B)液体、固体分子都有固定的平衡位置
(C)液体、固体分子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
(D)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因而液体具有流动性
,物理学中引入“平均速度”概念运用了( )
(A)等效替代方法(B)控制变量方法
F
A
B
(C)理想实验方法(D)建立模型方法
,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均保持静止,此时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时刻质点O正处于平衡位置
(B)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将向O点处移动
(D)从该时刻起,经过二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
,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图像中能够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是(
)t
0
v
0
v
t
0
v
t
0
v
t
(A) (B) (C) (D)
,小物体P放在水平圆盘上随圆盘一起转动,关于小物体所受摩擦力Ff的叙述
确的是( )
(A)Ff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B)圆盘匀速转动时Ff=0
(C)在物体与轴O的距离一定的条件下,Ff跟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成正比
(D)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Ff跟物体到轴O的距离成正比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
则物体( )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O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O与A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为v1、v2、v3,不计空气阻力,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C、D,且AB:BC:CD=1:3:5。则v1、v2、v3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
(A)v1:v2:v3=3:2:1
(B)v1:v2:v3=5:3:1
(C)v1:v2:v3=6:3:2
(D)v1:v2:v3=9:4:1
,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 )
(A)g1=a (B)g2=a (C)g1+g2=a (D)g2-g1=a
,从光滑斜面的底端运动到斜面的顶端,动能的增量为DEk,势能的增量为DE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所做的功等于DEk (B)力F所做的功等于DEP
(C)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DEk (D)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DEk+DEP
,在其中两个顶点处各固定一个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m。现将三角形框架的第三个顶点悬挂在天花板上O点,框架可绕O点自由转动。有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OB间的杆恰好静止于竖直方向,现将F撤去,则力F的大小以及撤去F后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
O
F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