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食用菌生产技术相关 005竹荪栽培.ppt

格式:ppt   大小:698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用菌生产技术相关 005竹荪栽培.ppt

上传人:nnyoung 2018/5/21 文件大小:6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用菌生产技术相关 005竹荪栽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珍稀药用菌栽培技术
第五节竹荪栽培技术
主讲:王德芝
一、概述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仙人笠、竹萼、竹笋菌等,是竹荪属多个种的总称。
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由于竹荪子实体形态雅致,故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
目前供人工栽培的主要有四种即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和棘托竹荪。
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据分析,竹荪干品每100g含有粗蛋白15~18g、、氨基酸16种,%,此外还含维生素B1、B2、C和多种矿物质如磷、钾、铁、钙、镁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能防治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肥胖病,把竹荪和糯米一起煮水饮服,有止咳、补气、止痛的功效,动物实验证明,每公斤体重投300毫克竹荪热水提取液对肉瘤180的抑制率可达60%,对艾氏瘤的抑制率可达70%,用于治疗白血病也有一定效果。
二、竹荪的形态特征
竹荪的形态结构分为:
子实体、孢子、菌丝体、菌蕾4个部分。
(一)、子实体:
由菌盖、菌柄、菌托和菌裙4个部分组成(见图8-6)。菌盖白色或墨绿色,表面多角形网架、整个菌盖呈圆锥形或弹头形;菌柄白色,海绵状,柱状中空质脆,通常长10至30厘米、宽2至5厘米;菌托蛋形,包着菌柄基部,品种不同颜色有别。
棘托长裙竹荪呈棕褐色、红托短裙竹荪呈粉红色;菌裙状如裙,网状,白色网眼圆形、椭圆形、多角形。子实体成熟时,菌裙从菌盖下面撒落,垂如裙状。
长裙竹荪子实体幼时卵状球形,后伸长,高12——20cm,菌托白色或淡紫,直径约3-。菌盖钟形,高、宽各3-5cm, 有显著网格,具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10cm以上,网眼多角形,宽5——10mm。柄白色,中空,基部粗2——3cm,向上渐细,壁海绵状。
短裙竹荪子实体高12——18cm,菌托粉红色,直径4——5cm,菌盖钟形,高、——5cm,具显著网格,内含绿褐色臭而粘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3-6cm。网眼圆形,直径1-4mm,有时部分呈膜状,柄白色或乌白色,中空、仿锤形至圆筒形,中部粗约3cm,向上渐细,壁海绵状。
红托竹荪子实体高20~33cm, 菌托红色,菌盖钟形或钝圆锥形,高5~6cm, 宽4~5cm, 具显著网格,产孢组织暗褐色,端平,有孔口,具微臭。菌裙白色,从菌盖下垂7厘米,网眼多角形或棱角圆形,网孔1—。柄白色,圆柱形,中空,长11—12厘米,——5厘米。

棘托竹荪子实体高8~15cm, 菌形瘦小,肉薄。菌托粗糙有突起物,菌盖薄而脆,长裙、白色、有奇香。
竹荪子实体
图8-6 红托竹荪子实体
三、竹荪的生活史
在适宜的生活条件下,竹荪的孢子萌发出菌丝,菌丝体由无数管状细胞交织而成,菌丝体呈蛛网状,开始萌发出来的菌丝是单核菌丝,这种菌丝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粗线状。
双核菌丝进一步发育便成了组织化了的索状菌丝,即三次菌丝,竹荪菌丝初期白色,经过较长时间培养以后,便具有不同程度的粉红色,淡紫色或黄褐色,这些色素受到变温,光照,机械刺激或干燥脱水后更为明显,色素也是鉴别竹荪菌种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