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技术要求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综合产业区10#路,起点与北滨海路相交,终点与城八线相交,延线分别于2#路,12#路,16#路相交,全线摊铺长度2200米。设计道路等级为主干路Ⅱ级。车行道宽度为双幅24米。
(2)、路面结构设计:
车行道
中粒式重交通沥青混凝土 AC-16F 5cm
黏层油()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F 8cm
透层油()
2、路面面层施工:
⑴、沥青透层油:
透层沥青在已建成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凝土上洒布,主要材料为慢裂的PC-2型透层专用阳离子乳化石油沥青,透层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要求均匀,不产生滑移和流淌。当有遗漏时,采用人工补洒。洒布之后,保证24小时内不得扰动,使沥青充分渗透到基层中。
⑵、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
①、准备工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二台摊铺机,两侧为基准线,中置铝梁的方式进行摊铺作业。两机相距10m左右。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切实做好基层验收、技术准备、人员组织、设备组织、作业准备、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和碾压这八个环节。
a、材料准备:施工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按照要求申报使用许可,如改变已批准的混合料配比,则需重新申报。
b、人员准备:摊铺实验段之前,在驻地监理办和现场指挥在场的情况下汇报施工方案并召开技术交底会,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技术要求,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并在驻地办批准下进行施工。
试验段后,召开技术总结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施工工艺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全面施工。
现场指挥和整体工作协调;现场输导、安全及车辆调配;现场施工、跟机作业及准备工作;看护基准线设备、调控宽度和油边调控摊铺石的高程、厚度和横坡度;测量温度、组织碾压及试验检测等工作将配备专人负责。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4人,施工班组20人,安全员3名。
c、机械准备:参加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机械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备份施工机械及水车,加油车和装载机等辅助机械与施工密切配合,做到随叫随到。
各种作业机械严禁有漏油现象,维护和保养机械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和破坏。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将使用作业机具如下表:
机械名称型号数量用途
摊铺机 ABG423 2台摊铺
钢轮压路机 DD110 1台初压
轮胎压路机 1台复压
钢轮压路机 DD130 2台复压、终压
水车 5T 1台加水
其它烧火车、烙铁、平耙、筛子、方锨、靠尺、手推车
d、检测仪器准备:检测仪器配备主要有直尺、红外线测温度计、平整度仪等。在施工作业前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
e、确定作业面: 作业准备在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先确定好其作业面,以使施工能连续进行,并组织人员:
熟悉作业面的高程,纵横坡、加宽等技术参数。
了解基层施工中的问题,并确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标划施工大样线,对调控点、变坡点等特殊点和摊铺机的行车线与分车线都必须有明显标识。
施工前由施工技术人员依据道路每10米一个横断面在两侧做出标记,并注明相应桩号。
随后在两侧钢钎上将基准线固定,安装完毕后,设专人看护。首先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查,按照规范要求对密实度、平整度、高度、密实度、厚度、横坡、纵坡等进行全面检测,检查合格后报验验收,同时设点做为以后路面各层检测的固定点位。
验收通过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②、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和卸料监督:
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首先委托试验室控制沥青的生产质量,按规范要求完成各种室内试验,并及时将结果向监理人员反馈,未经监理人员同意不能调整配合比,严禁手动放料。
专人负责测量料温和察看外观质量,以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中。其次,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较大吨位的汽车运输、车厢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可涂一层油水混合液,但车厢底部不得有余液积聚。并且根据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运输力量,考虑到尽可能使摊铺机连续作业的需要和其它意外情况,运输力量确保适当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运料车在等候卸料的保证在5辆以上。
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运料车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雪、防污染。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委派专人逐车检查拌和质量及油温。凡温度低于规定要求(135~145)及严重离析料、花料、油大料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立即清除,不摊铺在道路上。
③、摊铺:
摊铺机就位时,在熨平板下面铺放垫木,垫木的顶面高程即为该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