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降低阳极铁碳压降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降低阳极铁碳压降方法..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8/5/22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降低阳极铁碳压降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阳极不合格对电解槽的影响
会产生阳极脱落、阳极掉块,电极槽内碳渣多;严重时会产生阳极大面积脱落,造成系列天停电等工艺安全事故。
会产生阳极脱落,影响原铝质量,增大工作量。
会产生电解槽内碳渣多,导致导电不均衡,电解生产不平稳,氧化严重,从而导致阳极脱落。
导致导电不均衡,生产不平稳,严重时无法更换阳极和进行抬母线作业。
导致电解槽内碳渣多,导电不均衡,生产不稳定,降低电流效率,严重时导致阳极脱落。
会产生钢爪与碳块脱落,影响电流效率和原铝质量,增加阳极消耗和工作量。
以上碳块物理化学指标不合格均会不同程度引起碳块掉渣、掉块。因此要使生产过程平稳必须保证阳极碳块质量。
总之对于电解槽而言:“碳块是心脏,电解质是血液”。
磷生铁五大元素对其质量的作用及影响
磷生铁是由铁素体和石墨急冷后形成,它接近于石墨和珠光体结构。
一、五大元素及各自作用:
1、碳 C:在铸铁中影响铁的基体(含碳量增加,铁素体相对量减少,珠光体相对量增加)、强度、硬度(碳在铸铁中随含量增加,硬度上升,但范性和韧性降低,抗拉强度降低)、流动性,易破碎(由于碳在铸铁中易形成渗碳体,而渗碳体很脆),可调整铁水温度(含量高时可进行低温浇铸),另外随着含碳量提高,铸铁的石墨化程度加大,增加导电性。 3%左右
2、硅 Si:促进石墨化,含量高易使铁水流动性好,减少铸铁收缩,但对铸铁表面收缩有增加的作用,特别是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左右
3、锰 Mn:是稳定碳化物MnC,阻碍石墨化,熔点1600℃以上,会结合成MnS,可以起到脱硫作用,从而抵消硫的强烈白口化作用,易出现珠光体,含量高时,铁水流动性差,增加铸铁收缩。 %以上
4、磷 P:轻微促进石墨化,在铸铁中作为有害元素处理,在纯铁中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它能提高铸铁的强度,但使范性和韧性降低,特别是使铸铁的脆性转折温度急剧升高,即提高铸铁的冷脆性(低温变脆),收缩性最小,使铁水流动性好。 %以下
5、硫 S:阻碍石墨化,强烈促使铸铁白口化,并降低铸铁流动性,是有害元素。含量高时出现热裂,降低铁水流动性,造成气孔收缩缺陷,增加铁——碳压降。热裂原理:硫在铸铁中会产生严重偏析,即使含量不高,也会出现(Fe+FeS)共晶,共晶生长会在晶界形成带状薄膜,而此共晶熔化温度988 ℃,在电解生产时,生产温度极易达到这一温度(特别是产生效应时),此时磷生铁将会在共晶带状薄膜晶界熔化,即热裂纹;当磷生铁中含有氧时,则形成(Fe+FeS +FeO)共晶,其熔点更低(940℃),也会引起热脆。%以下。
响铸铁铸态组织的因素
冷却速度:如果冷却速度过快易造成白口。
石墨漂浮:是球墨铸铁、蠕墨铸铁等高碳当量铸铁易发生的缺陷,常出现在铸件的上表面。碳当量:CE=C%+1/3(ST+P)%=(铸铁碳当量按C%=Si%×1/3进行计算)。
局部白口:冷却速度过快。
磷生铁化学组成与阳极组装质量的关系
磷生铁化学组成合理时,铁水流动性好,浇铸质量好,铁环收缩均匀适度,在使用时铁碳压降较小,铁环较易脱落;反之化学组成不合理时,铁水流动性差,浇铸质量差,铁环收缩不均匀且收缩较大,易造成铁环松动,在使用时铁碳压降较大,铁环较不易脱落等。
磷生铁化学成分化验分析月均表
06年月份
Mn%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