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是其基本结构。
口诀:
七个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
16个族:7主7副零八族
主族用A表示,副族用B表示,
比如C在第二周期,第ⅣA族
0族:稀有气体族,化合价为0.
氦He
氖Ne
氩Ar
氪Kr
氙Xe
氡Rn
2
10
18
36
54
86
第IA族(除了氢元素):碱金属元素
第ⅦA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He不是第IIA族,而是0族
第3个纵行的元素种类最多
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1、比较原子序数的大小,来确定元素的周期氦 He 2
氖 Ne 10
氩 Ar 18
氪 Kr 36
氙 Xe 54
氡 Rn 86
2、求差值,定族序数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长三短一不全
16个族,7主7副、0、Ⅷ族
1、周期的规律:
同一周期的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数=该周期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规律: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核外电子数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有一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可以与氧气、氯气以及水反应
2、碱金属元素电子层数由上向下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加,反应越来越剧烈,
3、卤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化学性质相似,都可以与氢气反应,卤素单质之间可以发生置换反应,
核素
核素就是原子,原子就是核素,
比如氕、氘、氚是三种氢原子,同时可以说他们是三种核素,那么碳原子和氢原子也可以说是两种核素,
同位素的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A 质量数= Z 质子数+ N 中子数
原子的表示方法: 左上角是A 左下角是Z
元素周期律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由内层向外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为2 n2个(n为电子层序数),
3、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
1、核外电子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