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5/23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针,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对重大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工作的规定。保证我项目各标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及事故和应急救援工作做到实处,为快速、有序、高效地预防和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保障监理部工作人员及施工单位操作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最大限度的减少险情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保护环境。本着“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结合我监理部实际情况,特制定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
组长:赵学锋总指挥电话:**********
组员:刘务文电话:**********
赵林电话:**********
张琦电话:**********
范志鹏电话:**********
刘鹏电话:**********
2、安全应急救援小组人员
组长:赵学锋总指挥电话:**********
组员:刘务文电话:**********
赵林电话:**********
张琦电话:**********
范志鹏电话:**********
刘鹏电话:**********
驻地办值班电话:0932-6642076
二、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
现场总指挥
组长:赵学锋
3合同段
























员疏散

抢救伤员排除险情组
后勤物资供应组
组员:刘务文
赵林
张琦
范志鹏
刘鹏
2合同段
三、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图
工作时间
非工时间员
报告人
项目应急救援小组
指示
确认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救援小组领导
政府有关部门
应急救援预案检验评定、修改
结果
应急救援
事故现场
部门(监理组)
内部报警紧急:
外部报警
消防:119
匪警:110
交通:122
救护:120
外部通报
报告人
注: - - - - 表示非必须程序
四、项目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项目应急救援小组接到工地重大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负责指挥组织抢救,同时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
2、指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协同现场保护号事故现场。
3、负责协调指挥调动项目一级应急救援力量,包括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支持、技术支持,全力保障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
4、协助和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5、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
6、吸取事故教训,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7、协同现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在做好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部门复检认可后,努力争取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五、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
1、工地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项目监理部应急救援小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或119报火警救助。
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抢救伤员和排查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保护好事故现场。
3、负责指挥调动工地现场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的进行。
4、协助项目办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接受项目办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5、协助项目部及上级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质,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
6、负责安排专人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使各级人员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实做好预防措施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报有关上级部门,争取尽快批准恢复工地的正常生产。
六、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
1、设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要求施工单位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及现场演练。
2、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本项目的保卫、消防方案,内容包括: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
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