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上海事业单位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二:如何形成最后的作答.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事业单位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二:如何形成最后的作答.doc

上传人:316363517 2018/5/23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事业单位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二:如何形成最后的作答.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事业单位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二:如何形成最后的作答
上海教师考试网(http://sh./)。上海中公教育(http://sh./)联合制作
中公教育在上一篇所介绍的都是在说如何将答题要点归纳成答案,只是针对单条的答案来说的,如何将这些答案归纳整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答案,这又是归纳概括题的另一个难点。很多同学归纳答案要点没问题,但在归纳整合形成最后的答案过程中却屡屡受挫,导致拿不到高分,这实在是很可惜。
在归纳整合答案时,要尽量使自己的行文层次明朗,这样不仅能让文章逻辑性加强,同时也便于阅卷者寻找得分点。申论归纳概括题作答也要有一定的逻辑意识,明确作答思路,确保作答有条理性。作答要点一般用“一是……;二是……;三是……”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等序列词来标注,已凸显作答内容,确保作答要点清晰、明确。而关于归纳概括题的作答逻辑层次,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递进式逻辑
对于归纳概括主要内容而言,无论是常规型材料还是争论型材料,我们都可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递进逻辑来安排。比如2007年国家公职类考试要求我们概括常规性材料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们的基本答题思路就是:好现象+问题+原因+影响+对策,而在争议型材料中我们的基本思路就是:争议的焦点+正方观点和理由+反方观点和理由+结论+对策。
(二)总分式逻辑
对于归纳主要内容下属的某一方面而言,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总分逻辑。比如2012年国家公职类考试要求我们概括材料1-5的主要问题,我们在找到食品安全、师德、医德等分条要点之后,最好能够用一句话总括所有问题,这样答案的逻辑就是首先进行总括——社会生活中存在道德滑坡问题,再进行分条要点叙述——具体表现为食品安全问题等等。同理,当答题对象为影响、原因等内容时,我们最好也能用总分结构加以梳理,这样答案会更加清晰。
(三)并列式逻辑
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