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网络基础知识入门2.ppt

格式:ppt   大小:1,590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基础知识入门2.ppt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5/24 文件大小:1.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基础知识入门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入门(二)
韩文骏
网络发展中一个重要里程碑便是ISO( 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对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的定义。
它不但成为以前的和后续的各种网络技术评判、分析的依据,
也成为网络协议设计和统一的参考模型。
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
3、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
1、物理层
7、Application
6、Presentation
5、Session
4、Transport
work
2、Data-Link
1、Physical
应用组
传输组
应用组

第七层:应用层:
无论用户何时选择传输文件、读取信息或进行其他网络相关的活动,该层实际上负责
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操作。
举例:File. print .message .database. services. . Http .Ftp. Smtp. RIP

第六层:表示层:
第六层接收应用层提供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层可以理解的标准格式。
举例:ASCII .JPEG MIDI . Quick Time.
第五层:会话层:
建立、维护以及终止与接收设备的通信。
举例:work file system), SQL ,X windows ,ASP(AppleTalk Session Protocol), Dialog control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s ), RSVP(带宽预留协议)
传输组
第四层:传输层:
该层维护数据的流量控制并提供错误检查以及设备之间的数据恢复。流量控制的作用
是传输层查看数据是否来自多个应用程序,并为物理网络将每个应用程序的数据整合
为一个单独的数据流。
第三层:网络层:
该层决定以何种方式将数据发送到接收设备。该层管理逻辑协议、路由和寻址。
第二层:数据层:
在该层中,将合适的物理协议分配给数据。另外,还定义了网络类型和分组排序。
第一层:物理层:
该层是实际的硬件层。该层定义网络的物理特性,如连接、电压电平以及同步。
以太网的简介
一、主要位于OSI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二、施乐 PARC的罗伯特梅特卡夫发明
三、公司
四、联合DEC、英特尔和施乐共同推出以太网的标准
IEEE
五、目前已经成了最重要的网络标准
PS:ATM、frame relay、XDSL、ISDN
以太网详解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CSMA/CD)位于OSI 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载波侦听
指任何连接到介质的设备在欲发送帧前,必须对介质进行侦听,当确认其空闲时,才可以发送。
多路访问
指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访问介质,一个设备发送的帧也可以被多个设备接收。
发生冲突时候的策略
发送特殊阻塞信息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特殊阻塞信息是连续几个字节的全1信号,此举意在强化冲突,以使得其它设备能尽快检测到冲突发生。
在固定时间(一开始是 1 contention period times)内等待随机的时间,再次发送。
若依旧碰撞,则次之内停止前一次“固定时间”的两倍时间内随机再发送,十次后则停止前一次“固定时间”内随机再发送。尝试16次之后仍然失败则放弃传送。
RJ-45以太网线
TIA/EIA-568B:
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TIA/EIA-568A:
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