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生无悔,只为桃李争妍
自贡市XXXXXXX校 XXX
19XX年7月师范毕业的我,带着即为人师的憧憬与忐忑,站上了讲台。二十年过去了,从当年的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从润物乏力到硕果累累,从怀疑眼光到肯定赞许……是什么原因让我进步?那就从爱心谈起吧。
一、爱心铸就信念
我刚参加工作是在XX镇一所山村小学,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XX小学,从家出发要走四十分钟的泥泞山路,再坐二十分钟的车,然后再走三十分钟的山路才能看到XX小学的红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熟悉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令我疲惫,令我痛苦,更令我烦躁!我无数次都想逃避——逃避这种偏远,逃避这份艰辛!但,孩子们那份纯真,那份质朴,那份渴求,不正像当年背着黄布口袋,赤脚求知的自己?我的老师又何尝不是艰辛付出,爱生如子,才有了我今天站上讲台的机会?我现在不是正在做着培桃育李、师爱传递的光荣事业?想到这些,我为自己那一份脆弱感到羞愧,我坚定了信念——当好教师,爱每一位孩子,只用实际行动,不说豪言壮语。从此,我不断向同事请教,课堂上追求轻松实效,课后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回家钻研教参教材……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以姐姐的身份关爱备至。两年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肯定,领导的赞扬,孩子们的成绩也从原
来的全镇第十名提高到第三名。虽然两年后离开了XX小学,又变换了三所学校,“泥巴糊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但我对学生的爱始终不渝。
二、信念铸就奉献
有了这份信念,在工作中我关注每一位孩子,发自内心的去爱每一位孩子,我要用实际行动去奉献,去践行。
记得在XX小学时,班上有一个孩子稍显迟钝,不与人交流。我带他洗净脏乎乎的小手,搂着肩和他讲同学正在玩儿的游戏,再拉着他的手和小伙伴一起嬉闹……他脸上浮现了笑容,我心里也乐开了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他降低一点要求,发动同学给予帮助,找出他的进步和优点给予表扬,到孩子家里当着孩子的面向家长给予赞许,孩子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上也进步了。虽然我用了很多时间去想办法,用了很多精力去改变孩子,但孩子的可喜变化告诉我,值!
我有这样一位学生,三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因此孩子性格十分内向、孤僻和倔强。我了解了情况后,经常接近他,和他聊天。但他不理我,连看也不看一眼,同学刚一说他,他就又哭又闹,甚至坐在地上哭闹半天不起来。对此我从未发火,叫开围观的同学,耐心地和他交流,给他讲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多次以后他有了改变,不哭闹了。我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需要更多关爱。于是,我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更加关注他
——生病了带他看医生,没吃饭给他买牛奶、饼干,学习有困难时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习,经常联系他妈妈让她每天打电话与孩子聊聊天,慢慢的孩子愿意和我说话了,这时我又引导同学们主动找他玩耍,和他交流。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孩子已经变得阳光起来,真正融入了集体,我们也成为了朋友。艰辛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