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第--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532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PPT课件.ppt

上传人:gyzhluyin 2018/5/24 文件大小:1.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考理论》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纲精要、案例解读、变式训练
考点1 信息、信息的载体及信息的特征
考点解读
、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进行表示、传播、储存等(如:语言、文字等)。
: 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和处理、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和真伪性。
第1题
第2题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特征等相关考点。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和处理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和真伪性,我们不仅要识记这些特征,还要会结合实例进行判断到底是属于哪些特征,本题中:老旧的纸质照片被处理成数码图片体现了信息的可加工处理性。
【例1】传统的胶卷相机逐渐被数码相机代替,老旧的纸质照片也可以被扫描成数码图片被长久保存,照片从纸质变成数字的过程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

【变式训练】
1.①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继而引发海啸与核泄漏危机。②2011年3月16日,因流传碘盐能防核辐射,一股恶性“抢盐”风潮在部分省市爆发。根据以上资料,下列有关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②条信息是一条伪信息
,恶性“抢盐”风潮就不会蔓延
,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其性质会发生一些变化
,第①条信息仍具有价值性
【答案】D【分析】本题出题角度较新,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容易错选A、C。选项A,信息本身是为真。但学生容易被这则信息所描述的事件所迷惑。选项B,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互联网的传播最为迅速,但即使没有互联网,通过其他传播方式也会蔓延,不同的仅仅是蔓延速度有差别。选项C,选项貌似说的有道理,如果对信息特征没有透彻理解,容易错选。D选项正确。
考点2 二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考点解读
通常人们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称为信息代码,而编制代码的过程称为信息编码。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有两种基本状态,因此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包括数据和程序都是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单位: KB、MB、GB、TB (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要会对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例2 】下列二进制数中,与2FH值最接近的是( )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十六进制数、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之间的换算等考点。十六进制数2FH=(2F)16=47;二进制数111110B=(111110)2=62,二进制数111111B=(111111)2=63,二进制数110000B=(110000)2=48,二进制数101100B=(101100)2=44。综上,与2FH值最接近的是110000B。
【答案】A
【分析】本题可以转换为如下的问题:n个二进制位最多能表示的2n种状态数,每种状态的概率为1/2n ,本题的概率是1/25 。
【变式训练】
,美术教师让小小班的学生在如1图所示的空格系列中用黑色的蜡笔任意涂满空格(涂的格数和位置均不限制),则涂成如2图所示情况的概率是( )
1图
2图

考点3 ASCII码和汉字编码
考点解读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ASCII码,共有128种编码,其中含有数字、字母等。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最常用的编码是GB2312,用2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
【变式训练】
3.(1)汉字“乐”的64×64字形编码如下图所示,若用“0”表示白色的点,用“1”表示黑色的点,则该字符的字形编码需要的存储空间为(点击查看大图)


(2)某一数字显示器由7段发光二极管组成,通过各二极管的亮灭来显示数字。若用“1”表示亮,“0”表示灭,按下图所示的字母先后顺序对各二极管的亮灭状态编码,按此编码方法,编码1111001所对应的数字是

【答案】(1) C【分析】在计算机中表示汉字与汉字的字形(形状)是不同的,表示汉字只要2个字节,表示汉字的字形就要取决于点阵式的规格了。这个字形用64行64列的黑白像素点,因此存储空间=64×64×1÷8=512字节(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