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案例:新课导入例谈.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新课导入例谈.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5/25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新课导入例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课导入例谈
熊芳芳
“万事开头难”,授课亦然。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一粒沙里见世界”,虽然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新课导入的方式林林总总,精彩纷呈。在语文教学这片土地上,它们犹如一株株奇花异草,弥散着诱人的芬芳,焕发着灿烂的光彩。请随笔者漫步那几垄花畦,采撷那片片馨香吧。
一、“一波才动万波随”
。胡明道老师讲《变色龙》时,首先说:“今天我们学****变色龙》,变色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接着又问:“这篇课文就是写这种动物的吧?”学生回答:“不是,是写人的。”老师又说:“既是写人的,为什么要用‘虫’命名呢?这个名字真令人费解!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这篇课文吧!”教师这样明知故问,就极大限度地刺激了学生大脑的兴奋点,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文的学****又如《荔枝蜜》,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吃过荔枝蜜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这篇介绍荔枝蜜的说明文吧。”学生马上就站起来反驳:“不是说明文!不是介绍荔枝蜜的!”我接着问:“哦,不是啊!那它是什么体裁?又是写什么的呢?”为了驳倒老师的“错误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的那种兴奋急切的心情,那种群情激昂的氛围,简直是想压也压不住了。我抓住时机,稍加疏导,整篇课文的教学就在教师轻松、学生活泼的情境中瓜熟蒂落了。
。有位教师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鲁提辖,男,39岁,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因三拳打死镇关西,畏罪潜逃,若有人捕获前来开封府,或首告到官,可得赏钱一千贯。”这种悬赏缉拿的“告示”一出,下面的学生就炸了锅,纷纷为鲁达鸣不平,且为他辩护:“鲁达无罪!镇关西罪有应得!”在辩护过程中,教师注意掌舵、调控,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喜爱新事物是青少年学生的共性,只有灵活多样的手法才能让他们对语文课始终保持新鲜感和浓厚的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陶行知)。我在教《谈骨气》时这样设计导语:“民族英雄文天祥失败被俘后,元朝多次派人劝降,但他坚决拒绝,宁死也不动摇;古代有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喂,来吃!’穷人拒绝了这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宁可饿死,也没吃这嗟来之食;民主战士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从这三个中国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感情被激发起来,慷慨地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马上就势摆舟引渡:“是的,从这三个人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从几个事实中归纳总结出一个道理,这说明同学们已经很会听别人说话,那么怎样把你的话说给别人听,并且说服对方相信你的观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先摆出一个观点,再论证这一观点的方法。”这种与课文写作顺序背道而驰的导入,既让学生感到新鲜,又激活了其思维,诱发了他们学****议论文的浓厚兴趣。
。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出“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某些新课的导入也要运用“冰山原则”,巧设悬念,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吸引学生去探索那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如《纪念白求恩》一课的导入:“请同学们看课本封面后最后一幅图像,他是谁?一个外国人,白求恩!他的肖像为什么能出现在我们的课本里,与伟大的鲁迅先生并列在一起?他满头银丝,年逾半百,为何来到中国?他为何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他牺牲了,人民为何这般哀痛?他具有什么精神?毛泽东为何写文章赞扬他?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向他学****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毛泽东的评价吧!”一连串的发问,在学生心中设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索、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导入新课时,若能妙改标题,形成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即刺激性特征的异常变化),定能引起学生高度注意,使之意趣沛然,记忆牢固。如宁鸿彬老师在讲授《七根火柴》时,故意将标题写成《六根火柴》,并说:“假如有一座红军博物馆,展台上摆放着六根火柴,你能以讲解员的身份,根据课文内容,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吗?”当学生指出应是七根火柴时,宁老师笑道:“明明是七根火柴,为什么我变成六根火柴呢?这一根火柴到哪里去了?这一根火柴在漫漫草地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样妙改标题,欲擒故纵,既强化了关键词语,又让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又如将《论雷峰塔的倒掉》,改成《记雷峰塔的倒掉》,《周总理,你在哪里》,将标题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