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遂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

格式:doc   大小:67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遂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5/25 文件大小:6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遂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遂平中学2011届高三应届班10月份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学成文武艺,货予帝王家”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梦想,治国安邦之术是古代思想家的主要学问。回答1—3题。
1.《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2.《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天人感应”学说 ,施行仁政  

围绕治国安邦,中国古代思想家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理论和主张。回答4—7题。
“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与“气”的地位

诗书画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回答8—9题。
、书、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是艺术,同时也是历史。我们在学****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要关注从诗歌的咏唱和书画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的时代光泽,学会从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捕捉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下列论述能符合上述观点的有①“草书圣手”张旭的狂草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②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法度森严折射出唐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规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
③宋代书法艺术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书法艺术各具情态、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提倡“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难求”。这反映出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社会平民化、世俗化④中国印章的刻制讲究“印宗秦汉”。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折射出秦王朝一统天下,“以法为教”,继往开来的社会特征;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蕴涵着大汉统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