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教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
一、营造氛围,注重情感的体验
古诗词都包含着丰富的想像和情感,在教学的教程中,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情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与产生共鸣,从而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古诗词的内容,体会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游山西村》时,要准确把握在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心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准确理解诗人是如何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在贫病衰老时仍想着为国效力思想感情。
其次,要通过表情、手势等补充语言的不足,充分传达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深情地朗读和表演相关的动作,表现是如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在情感的困乏之时感悟人生的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三,要尽量借助多媒体教学,以音乐、图像配合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例如,在教学王昌龄的《出塞》时,播放《胡笳十八拍》的音乐,放映沙漠风光片断,展现塞外的空旷寂寥,帮助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边塞豪壮之美。有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们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再深入体验,就能深入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进行质疑,学会品读诗词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一般都是要求学生读准诗词的音节,理解诗词的大意,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学习古诗词不能仅限于对古诗词的朗读、背诵,以及对古诗词句、段、篇的翻译和简单理解。
古诗词的创作讲究竟境和留白,古诗词的语言也非常精练,简单的翻译会显得枯燥,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进行分析、品味、赏析古诗词。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由浅入深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三、掌握方法,自主阅读诗词
由于时间限制,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学习的数量不可能过多。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由讲析解译为主转变到以艺术点拨为主,以学生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然后通过对比、归纳或概括等,在课外自主地阅读古诗词,加大阅读数量,从而达到积累文化提升素质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了张志和的《渔歌子》后,要求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通过对两首诗中的景物描写和不同用词进行分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