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课:认识负数(情景导入,海拔和温度计的导入)
1、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写正数时,它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写负数时,它前面的“—”要写上。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负数表示相反的意思。
第二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转化思想)
不规则图形——转化(剪移拼)——长方形、正方形,再由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
只要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通过平移、拼合,就可以把它转化为长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面积就是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a表示底,b表示高。S=a×b
第三课: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数方格的方法,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探究为什么可以用平四边形的面积÷2
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反过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像这一拼成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转化: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动手实验,推导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总结:我们用转化的办法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到十分重要的体会,一是转化是学习新知识很重要、很有用的办法,二是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学知识和方法,三是联系旧知识学习新内容,也是重要的经验。
第四课:梯形面积的计算
激活经验,引入新课(图形转化比较联系发现算法)梯形画出高并板书上底下底,用字母分别表示上底下底a,b,高是h)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发现这时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加上下底,高还和原来一样,真正要求的梯形是此时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S=(a+b)×h÷2
我们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按照推导过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每个梯形的面积。
第五课:公顷的认识
先复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填充一些具体的事物,具体用哪些面积单位。
引出公顷,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测量或计量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用字母hm的²。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理解公顷到底有多大,先展示学校的教室占地50平方米。200个50平方米等于1公顷
第六课:认识平方千米
回顾旧知,1公顷=10000平方米
引出新知,像四川九寨沟和杭州西湖这些地方都非常大,用公顷已经不太方便了,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km²。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边长就是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板书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第七课: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下面图形你知道它的面积吗?通过直接数方格得到图形面积,可以先分一分,再数一数。
引导学生用下列不同的方法数一数;
可以只数平面图中整格的,这样结果会比实际面积小(只数整格的)
可以把不满整格的也当作整格数,这样结果会比实际面积大(全当做整格数)
可以先数整格的,再数不满整格的,不满整格的作半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