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1
文档名称:

思想政治绩效2009思想政治绩效抽测复习题.ppt

格式:ppt   页数:9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思想政治绩效2009思想政治绩效抽测复习题.ppt

上传人:799474576 2015/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思想政治绩效2009思想政治绩效抽测复习题.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9年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试 复习题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12月
校情部分
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2004 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2009年9月26日,学校隆重举行百年庆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发来贺信。出席学校百年校庆庆典的有原全陈全国,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金明,中央纪委委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赵铁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王明义等领导。
9月26日上午,学校在南校区南门内东侧隆重举行“中国矿业高等教育发源地”纪念石揭幕仪式。第九、第十届全陈全国共同为“中国矿业高等教育发源地”纪念石揭幕。
“中国矿业高等教育发源地”纪念石由第九届全孙孚凌题词,她的落成将成为河南理工大学一道靓丽的历史文化景观,时刻鞭策和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为中原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我校办学历史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先后担任学校的名誉董事、常务董事、董事长和名誉院长。
10月12日,我校百年校庆之”欢乐中国行—魅力太行”庆典晚会在南校区新体育场盛大开幕。王明义等领导和校领导王少安、邹友峰和老领导薛象恒、袁世鹰及学校全体党政领导与4万名嘉宾、师生、校友一同观看了演出。
在万众欢腾之际,由词作泰斗乔羽创作,著名作曲家张丕基谱曲,著名歌唱家毛阿敏和学校合唱团倾情演唱的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主题歌《青春百年》,在现场观众的热烈期待中隆重上演。
TV—3)于11月29日19时30分播出我校百年校庆之“欢乐中国行—魅力太行”庆典晚会,并于11月30日12时30分和12月6日9时30分进行重播。
百年风雨,世纪沧桑。在近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河南理工大学铸炼形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为导向,
“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
“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
“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
“严慈,严谨,严格”教风、“勤勉求是”学风和“勤奋务实,爱国爱校”办学传统等为支撑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
我校提倡的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本质与核心是爱心和责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目前,河南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管、文、法、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2004 年正式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河南省第一所接受评估并获得优秀评价的高校。
有1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和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安全技术工程、直线电机理论及应用、精密工程、应用数学等20个校级研究所。
设有1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7个本科专业,覆盖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现有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生近30000人。
学校长期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着眼服务能源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着力开展科技创新,在若干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在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和矿井瓦斯灾害治理领域内取得一系列独创性成果;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奠定我国痕迹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最早在国内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同时,在井下防灭火、数字签名算法等方面的研究也达到了。
秉承百年老校的荣耀,沐浴着新世纪的朝阳,在新校区建设、申博、更名、评估等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河南理工大学,正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内涵,加快学校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技术开发为战略重心,继续坚持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强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等基本方针,集中精力进行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科研、学术和办学水平,不断加快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为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