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济法》试题十七参考答案
1、ABC 2、ABC 3、ABC 4、ABCD 5、ABCD 6、AD 7、ACD 8、ABCD9、BC 10、ABCD
三、填空题
, 40 , 使用费 3. 5%--10% (与次序无关), (与次序无关),,,,(次序不能错),服务次序不能错),经营者次序不能错)
,在代理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的,确立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一定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
,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
,依照一定的规则和法律作出裁决。
、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的行为。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要约失败:
(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1)承诺期限届满,首要约认为做出承诺;(2)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
2.(1)公司债券表示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债券债务关系;公司股票表示投资者对发行股票的公司拥有股东的一系列权利。
(2)公司债券的本金到期退还;公司股票所表示的股金则不允许退还。
(3)公司债券的利息是固定的;公司股票的收益是不固定的。
(4)在公司解散或破产的情况下,公司债券优先于公司股票得到债务清偿。
。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础法律制度的内容包括:(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即对人们的某种活动给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利害得失所作的评价,它是以人为本位所作的功利性评价。(2)“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3》排污收费制度,是指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事业单位,均应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4)环境标准制度,是指为保护人民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订的标准制度。(5)环境监测制度,是指根据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环境质量的各种代表值,进行测定、分析、综合、评价、判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我国人民币的发行历来坚持集中发行、计划发行、经济发行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1)集中统一发行。它是指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央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的流通。(2)计划发行。它是指人民币的发行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货币发行计划进行,发行量由国务院统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