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历史必修一会考知识点2009.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必修一会考知识点2009.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5/6/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必修一会考知识点2009.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必修一会考必背知识点
B
1. 分封制
内容:①分封,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镇守疆土,拱卫王室。
②各诸侯国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随王出征、纳贡和朝聘等各种义务。
③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特点:①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②诸侯国与周王的臣属关系明确。
③层层分封,确立等级秩序。
作用: 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2. 宗法制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作用: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地结合;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A
1. 始皇帝的来历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万世传承,永掌政权。从此,“皇帝”。

①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名号制度、皇帝的权利、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②军国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特点:权利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 B

(1)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职能: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相互配合,彼此牵制,皇帝大权独揽。

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内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更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巩固。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B
直接:秦朝通过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从而巩固了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深远: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C
:建立中朝、设刺史。实行“推恩令”(为解决王国问题)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利过于集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B
1. 名称及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1)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2)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
1. 明朝的内阁
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权利越来越大,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复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评价: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1)设立:清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权限: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特点: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有皇帝一人裁决。
(3)意义:军机处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君主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
: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①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②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腐化之风盛行;
③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1840到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A

英国发动原因